国家统计局9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4%,增速比1月份至7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利润同比增长19.5%,增速比7月份加快8.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
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企业盈利延续改善,受益于需求回暖、PPI回升、成本下降、企业补库以及低基数。事实上,在房地产销售投资回升、PPP超预期带动下,经济短期比预期好,微观上发电耗煤、工程机械销售、建筑业订单等可以佐证,维持经济L型判断。
具体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61.1亿元,同比下降2.1%;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87.4亿元,下降1.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774.4亿元,增长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084.8亿元,增长10%;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316.3亿元,增长8.4%。
汽车板块方面,8月份,汽车产销两旺,加之去年利润偏低,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9%,增速比7月份加快24.9个百分点;另外,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口汽车同比出现19.3%的正增长,结束了此前连续19个月的下滑。
在当前的震荡市场下,汽车板块由于行业较高的景气度以及低估值绩优的特性,受到了多家机构的看好,其中,光大证券表示,重卡持续回暖,乘用车在政策刺激下,销量好转,预计2016年汽车销量增速为7%至8%。建议关注上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宇通客车等蓝筹股,同时关注江淮汽车、松芝股份、万丰奥威、均胜电子、星宇股份、模塑科技等优质成长股。
事实上,汽车板块9月份以来市场表现也较为突出,尽管板块累计下跌1.06%,但仍跑赢同期大盘(沪指月内下跌2.83%)。个股方面,襄阳轴承、西仪股份、江淮汽车、威孚高科、中国重汽、德尔股份、申华控股、富奥股份、金杯汽车和远东传动等10只汽车股月内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35.55%、30.70%、16.45%、16.36%、15.46%、15.20%、14.76%、12.22%、11.22%和10.85%。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何平表示,8月工业企业效益继续呈现积极变化,政策效果继续显现。多数行业利润增速加快或降幅缩小,利润率加速上升,单位成本同比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减少,产成品库存继续下降,资产负债率继续降低。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有五个:一是工业生产销售增长加快;二是价格继续回升;三是单位成本继续下降;四是去年同期利润低;五是汽车、钢铁和石油加工行业拉动。
何平称,尽管8月工业企业利润增幅较高,但很大程度是由于去年同期利润基数较低所致。目前,支撑企业效益继续较快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内外需求仍然不足,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期依然偏长,传统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生产经营依然困难,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仍需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8月汽车产销两旺,加之去年利润偏低,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3.9%,增速比7月加快24.9个百分点;受结构调整、价格回升等影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同比增加210.4亿元,创今年单月增量新高;受油价波动等影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利润同比增加110.3亿元,比7月多增35.3亿元。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周景彤表示,煤炭、钢铁是今年政府去产能推动的两个重点领域,当前价格回升有助于减轻相关企业的经营压力,工业企业效益改善也有利于减缓去产能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但也要防范落后产能反弹,更加注重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去产能。近期煤炭价格大幅回升,甚至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如何平衡好去产能和价格回升,如何解决好因煤炭和钢铁去化不一致而造成的行业间价格扭曲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2016-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更多汽车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