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冷热不均 航空产品逐步打入国外市场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冷热不均 航空产品逐步打入国外市场

2016-01-01 11:00:0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航空产业是指与航空器研发、制造、维修、运营等活动直接相关的、具有不同分工的、由各个关联行业所组成的业态总称。

  在中国航展创办20周年之际,11月1日,代表中国航空工业顶尖水平的歼-20战机和运-20大型运输机,从珠海金湾机场上空呼啸而过。惊鸿一瞥的身影,给观众留下回味无穷的遐想。

  产业发展冷热不均

  本届航展期间,也有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冷热不均,这可能成为未来整个产业发展的一大隐忧。

  航空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表明,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和大飞机、无人机领域的“热”相比,发展潜力巨大的通用航空领域,却长期“遇冷”,相应的通用航空飞机制造、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等,仍是叫好不叫座。目前全球有各类通用航空飞机机型1000多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有20多种。在本届航展上,上海第一架由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的通用飞机GA20,吸引了中外观众的目光,但市场前景还有待观望。而对于目前各地都在规划建设的通用航空机场,一位通航机场的总经理坦言,很多人对通航热情很高,但真正进入后就会发现比较难。

  长期从事通用航空领域培训、体验飞行、维修等业务的低空飞行俱乐部创始人梦杨表示,中国通用航空市场的潜力非常大,在俱乐部经营过程中,热衷于私人飞行、飞行培训的需求非常多,不论是商务、农业、运输等,未来微型飞机的市场空间和需求都将越来越大。但之前由于空域等原因,通用航空市场的拓展空间有限,而近期几个重要的通航领域文件的发布将对通用航空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关键的航空技术和产品方面,我国整个产业还和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以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为例,我国自主研制的发动机必须在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噪声污染排放等方面全面满足用户要求,才能参与市场竞争。但客观地讲,国内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刚刚起步,支持发动机研制的工业整体水平正在制约其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在基础的研发和制造领域进行大量投入,但据专家介绍,这些领域由于难以在短时间内为投资者带来收益,因此长时间乏人问津。

  航空材料领域同样面临类似的尴尬。例如,碳纤维材料是重要的航空材料,但我国的碳纤维研发和生产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性能的碳纤维产品没能实现大规模生产。这造成了新舟、C919等飞机碳纤维使用比例偏低,仅相当于空客、波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水平,大大影响了市场对国产飞机性能的评价。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冷热不均 航空产品逐步打入国外市场

  航空产品进入中东中亚南美国家市场

  “20系列”航空装备与中国航展20周年遥相呼应,此情此景,让中航工业总经理谭瑞松感慨良多:“20年前,无论是首次参展的歼-8ⅡM战机,还是同时期的歼-7系列战机,几乎都是典型的跟踪发展产品。但如今,中航工业参展的大部分现役、在研装备,都是立足于自主研制,这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已进入自主创新的新阶段。”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横列式高速直升机、磁悬浮旋翼飞行器……偌大的展区内,一件件外观新颖、性能优越的自主创新产品,让众多国内外观众流连忘返。20年来,正是靠着自主创新精神,中国航空工业不断实现着从低端起步到高端发展的加速转变。在国产C919大型客机的模型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航工业作为重要参研单位的我国大飞机专项取得了重大成果,“新舟”系列支线客机、AC系列民用直升机、AG系列通用飞机等也在蓬勃发展,我国民机业务正加速向高端迈进。

  迈向高端,做强做优航空产业,离不开一颗强劲的“中国心”。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发动机,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科技工业基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长期受制于此。此次航展,今年8月28日刚刚成立的中国航发集团隆重登场,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的目光。

  走进以“新·形象 心·飞跃”为主题的中国航发10号展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太行”涡扇发动机跃入眼帘。作为我国航空工业打基础、上水平的重点项目,“太行”的设计定型,使我国在自主研制生产航空发动机上,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发动机到大推力发动机、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关键跨越,这对于我国航空工业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航发董事长曹建国表示,未来将举全国之力突破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强劲“中国心”。

  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龙”涡轴发动机,到填补国内空白的1600kW涡轴发动机;从工艺先进的发动机单晶叶片,到技术领先的石墨烯产品,航发展馆内众多打着“中国烙印”的产品,让一名叫周小平的观众久久驻足观看。作为一名在航空发动机企业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的老人,她动情地说:“看着这些国产发动机的巨大进步,不禁想起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内心有种忍不住的自豪!”

  持续的不懈投入,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在展区记者注意到,前来参展的国际企业、客户众多。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国产飞机和相关航空产品已闪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料显示,凭借较为完善的航空产品谱系,我国航空产品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目前在巩固非洲等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已经成功进入了中东、中亚、南美等支付能力较强的国家市场。

  正是这种美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有志者投入中国航空产业的热潮,军民融合的加速推进,更是极大地拓宽了市场空间。

更多航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航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航空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