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额超过2016年全年A股IPO 监管层:再融资2017年规模或将减半

金额超过2016年全年A股IPO 监管层:再融资2017年规模或将减半

2017-01-01 09:32:0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企业滥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对新股市场的发展不利。多位市场人士建言,应采取改革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募资后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金“脱虚向实”。

  28股拟1800亿非公开发行 金额超过2016年全年A股IPO

金额超过2016年全年A股IPO 监管层:再融资2017年规模或将减半

  进入2017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意愿愈加强烈。《2016-2021年中国IPO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统计显示,至1月17日,本月11个交易日中,公布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告的上市公司达28家,意向募资总额高达1800亿元。这一金额超过了2016年全年在A股IPO的总募资额1634亿元。

  上市公司募资意愿强烈的背后,是过去两年实际完成的再融资规模的爆发。据报告统计,2016年,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据此估算,除去2016年新股发行募资的1634亿元,2016年再融资(现金部分)的融资总额逾万亿。“对比2011年以来的数据很容易发现,再融资才是A股市场的融资主力。”一位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某知名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表示,按照现有发行制度,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除了公开增发和可转债等要求企业三年ROE(净资产收益率)在6%以上,其他方面并无限制。相比之下,IPO企业的审核要严格得多,但再融资企业的ROE通常低于IPO企业的ROE,在资金的使用效率上通常较低。

  前述上海私募投资人则告诉记者,现在不少上市公司在募资中与增发对象私下约定、相互捧场,募到钱后设法减少甚至放弃募投项目,转而大笔购买理财产品,坐等收益到账。最终的结果是资金体外循环,与实体产业渐行渐远,这一现象尤其值得警惕。“这不仅是对资本的浪费,也是大股东利用规则对全体市场参与者利益的侵害。”。

  再融资市场引关注 2017年监管再融资规模或将只有2016年的一半

  事实上,相关现象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一位券商高管告诉记者:“我们发现,监管部门正在控制再融资的节奏和规模。最近两个月A股定增融资审核的速度明显放缓,最近两个月降到了个位数。”他同时表示,要缓解上市公司汹涌的再融资意愿,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融资使用效率,稳步促进资本脱实向虚。“我相信监管层未来会对再融资出台改革措施,引导再融资市场逐步回归理性。”

  中证监主席刘士余上周六(14日)表示,今年监管层可能会将再融资的规模控制在2016年规模的一半左右,由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资金很大一部分去投资,并没有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有券商人士称,如果再融资少了,很多中小盘股依靠定增收购讲故事的模式将不再能延续,同时监管层将会对壳资源本身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

  另据市场人士称,按证监会目前每天2-3只的新股发行速度,IPO排队存量企业今年可能全部消化完毕,之后IPO可能逐步向注册制靠拢,在2017年实施随报随上的发行方式。

  另外,监管层人士又透露,未来2-3年,新三板创新层可能会拿出5%的挂牌企业进行连续竞价交易。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