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铜冶炼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分析

2013-06-08 14:14:1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因其良好的热导率、电导率、耐腐蚀性、延展性等特性,被广泛的用于电气设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国防工业、日用消费品、建筑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特别是,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约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以下是对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分析

  从全球铜需求地区看,铜冶炼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调查显示,中国依旧占据全球铜第一消费大国地位,需求量约占全球总需求近40%,中国经济数据和消息一直是铜市场关注的焦点,能非常敏感地影响到铜价格。中国2012年4月份一系列糟糕的宏观经济数据给予了LME三个月期铜多方当头一棒,使得多方溃不成军,2012年5月11日LME三个月期铜收跌118 美元吨,收盘于8000美元吨,日跌幅1.45%。另外,2012年4月我国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37.53万吨,同比增长42.86%,但环比下滑 18.81%。

  世界铜市场分布

  截至2011年底,全球铜储量为6.90亿吨,全球铜矿资源分布集中,其中约50%分布于美洲。按国别统计,智利、秘鲁和澳大利亚等3个国家的储量合计占到了全球总储量的53.04%,墨西哥、美国、中国、俄罗斯和印尼属于铜储量的第二梯队,在全球总储量中的占比为4~6%之间。

世界铜储量分布

世界铜储量分布

  世界铜储量分布

  与资源丰富程度相对应,智利、秘鲁、美国、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全球铜精矿的主要供给国。随着经济发展,铜需求不断增加,铜矿的产量不断提高。2011年全球铜矿产量1.8亿吨,其中智利、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铜矿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58.26%,仅智利铜矿占总产量的33.66%,中国占总产量的7.39%。

  随着铜矿开采技术的提升,铜矿的冶炼能力在逐步增强,近年来精炼铜的产量和消费量增长趋势明显。中国铜冶炼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精炼铜产量1963万吨,相比2000年增长32.89%,消费量为1998.80万吨,比2000年增长32.06%。从产量和消费量总体来看,精炼铜供需相对平衡,2010年和2011年精炼铜供应缺口分别为37.70万吨和35.80万吨。

  我国铜冶炼行业现状

  我国铜资源稀缺,铜矿开采难度大,铜精矿的矿产自给率在20%-25%左右,铜精矿进口逐年增加,资源对外依存度大。我国铜消费需求旺盛,铜冶炼企业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

  我国铜资源主要分布于江西、内蒙古、云南、山西、安徽、西藏、甘肃、湖北等省区,截至2011 年底,中国铜储量约为3000万吨,仅占全球总储量的4.35%。中国铜矿以中小型矿床为主,储量低于10万吨的小型矿山所占比重超过85%;同时,矿石品位偏低,以占据主导地位的斑岩型铜矿床为例,中国斑岩型铜矿平均品位在0.6%以下;上述因素导致了中国铜矿开采企业普遍属于单体规模小、开采难度大的状况。在世界范围内,中国铜资源无论在矿床规模、矿石品味还是开采成本上都处于劣势。尽管我国铜资源丰富程度并不突出,但旺盛的需求仍然极大地促进了国内铜矿的开采,2011年达到119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39%。成为全球第三大铜精矿生产国。

  我国精铜的生产集中于江西、安徽、甘肃、云南、湖北、内蒙等资源分布地,但部分没有地质资源的地区也大量发展了铜冶炼行业,并在中国精铜产业结构中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如山东、浙江等地区。铜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资金实力、矿山资源、生产规模、技术装备、环境保护和生产管理经验均构成进入该行业的主要障碍,国家对铜冶炼行业实行准入和公告制度,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新的市场进入者很难成为市场的主导,因此,国内铜行业以大型冶炼企业为主导的特点较为突出,行业集中度较高。2010年前7大冶炼企业产出占全国总产量70.24,据有色金属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前十家铜冶炼企业产量占全国比例达到90%。随着国家对于铜冶炼行业盲目扩能的调控政策不断出台,具有成本和环保优势的大型铜生产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扩能等手段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市场地位,铜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

  矿产行业分析及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铜加工材产能1200万吨,产能利用率近90%,基本上是健康的。“十二五” 期间有300多万吨产能在建,2015年可能出现过剩。2011年全国铜材产量达1028.15万吨,同比增长17.75%,再创历史新高,已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2011年中国铜加工材进口量同比减少14.13%,这表明中国铜材自给率迅速提升;同时,中国铜加工材在国际上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中国铜加工业最基本的特点是大而不强,铜加工业主要市场在国内。“十二五”期间中国铜加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贯穿始终,同时要重点攻克包括铜铝复合导电铜排产业化生产技术、再生铜直接利用技术以及高性价比铜加工装备开发等问题。

  “十二五”规划对铜工业的发展要求:一要提高产业集中度。我国大型铜矿少、贫矿多的特点导致国内铜冶炼业规模普遍较小,集中度亟待提高。铜冶炼市场前景目录显示,到2015年,将实现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达到全国的90%,以提高铜资源的利用率、完善国内铜的定价机制。二要加快资源基地建设。以加快境外铜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通过对境外、国内资源的勘探、开发,有效增加境外权益资源量和国内资源储量。到2015年,新增铜精矿生产能力130万吨年。

  铜冶炼行业现状显示,我国铜行业市场需求旺盛。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消费量上,而铜产业链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量的主要因素。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而进入90年代后,建筑业中管道用铜大幅增加,成为铜消耗量最大的类别,因此美国的住屋开工率也就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2011年中国阴极铜表观消费量786万吨,位居世界首位,我国铜产品40%以上用于电力及相关产业,未来几年,我国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持续增长,对铜的需要依然旺盛,未来的发展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更多铜冶炼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铜冶炼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