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告大廳網訊,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維修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以山東省新泰市為例,該地區在農業機械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先後獲得多項國家級和省級榮譽。截至2021年末,新泰市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185台、小型拖拉機17807台、配套農機具43890台件,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67架。農機保有量的連年增長,也推動了農機維修需求的穩步上升。本文通過對新泰市農機維修行業的發展現狀、新特點以及未來趨勢的分析,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農機維修服務能力,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國維修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指出,新泰市的農機維修網點經歷了從快速擴張到優化整合的過程。在發展高峰期,全市登記的各類農機維修網點達145個,從業人員2203人。然而,經過近幾年的調整,截至2021年末,營業機構減少至48個,從業人數降至240人。其中,農機4S店4個,具有「三包」維修服務職能的網點7個,合作社內維修點8個,普通維修網點29個。這一變化主要源於自然減員、農機4S店的成立以及機具智能化升級對維修人員專業能力的更高要求。
目前,普通維修網點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三夏」「三秋」季節,年綜合維修量約200—300台次,營業額在2萬—3萬元,業務類型較為單一。相比之下,合作社維修點、農機4S店和「三包」服務點的維修量超過1000台次,營業收入可達8萬—10萬元,加上其他業務收入,綜合業務收入較高。這些網點的從業人員年輕化,技術能力和設備條件顯著提升,能夠開展更為複雜的維修服務。
隨著農機化高質量發展,新泰市的農機維修行業呈現出以下新特點:
(一)專業化與功能化分工日益細化
農機維修行業逐漸告別了布局分散、功能單一的小作坊模式。由於農機所有權回歸業主,季節性使用和維修成為主流,大多數功能單一的維修網點已停業。與此同時,一些基礎較好的綜合維修網點抓住機遇,業務延伸至整機和零配件銷售、信息化服務、生產作業等領域,部分網點還承擔了政策性項目的實施。
(二)農機維修門檻提高
在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報廢補貼政策的推動下,高質量、大型化、智能化的農機具成為作業主力,迅速淘汰了老舊機具。這些新型農機具質量高、故障率低,但維修門檻也更高,導致底子薄的單一功能網點被淘汰,農機維修行業進入優化發展的新時期。
(三)維修服務方式多元化
經過優勝劣汰,新泰市形成了以農機4S店、三包服務點及合作社內維修點為主導的三種主要維修服務方式。全市根據地理位置、農業生產需求及農機分布特點,成立了4家農機4S店,分別位於翟鎮、果都鎮、樓德鎮和石萊鎮。這4家4S店輻射東北部、中部、西部和南部四個區域,基本覆蓋了全市20個鄉鎮街道,形成了各有優勢的區域維修服務中心。
儘管新泰市農機維修行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面臨一些問題。首先,行業存在小而散、無序發展的現象,部分網點人員和場地不足,維修質量和服務難以保證。其次,維修技術專業化程度不夠,缺乏機械理論基礎,難以形成專業化優勢。此外,部分網點設備老化,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難以落實,存在安全隱患,部分機手還存在重使用輕維護的觀念。
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專業設備更新
設備是維修的基礎。只有順應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才能提升農機維修行業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人才培養
通過技術比武、廠商聯合培訓等方式,提升維修技師的技能水平。專業技術人員應深入一線,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技術能力。同時,吸引專業化人才和職業院校學生加入,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三)突出主業,多業態發展
在突出主業的同時,拓寬服務渠道,實現維修、經營、作業等多業態發展。打造服務品牌,提升服務質量,爭取政策支持,推進農機生產、銷售、維修和使用協調發展,提高維修過程的貢獻率。
(四)爭取政策支持
積極爭取上級部門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扶持政策,拓寬農機合作社融資渠道,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農機維修行業現狀分析指出,爭取財政對農機具庫棚建設的支持,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五)加快土地流轉
通過土地流轉,促進全程機械化深入發展,提高農機手和農民收入,增強農機合作社和農機大戶的信心。
新泰市的農機維修行業發展歷程反映了當前我國農機維修行業的整體趨勢。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機維修行業正朝著專業化、功能化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但通過加大設備更新、加強人才培養、突出主業並拓展多業態發展,以及爭取政策支持等措施,有望進一步提升農機維修服務能力,推動農機維修行業高質量發展,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中國報告大廳網訊,家庭維修工作包括水電維修、空調家電修理、門窗修理、管道漏水處理等,確保家庭設備的正常運行,延長使用壽命,以下是2024年家庭維修市場分析。
《2024-2029年中國維修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家庭維修市場規模達6695億元,2023年增長至7149億元,同比增長6.47%。預計2024年中國家庭維修將達到6831億元,2023年至2025年的年複合增長率為4.9%。
從市場滲透率來看,隨著科技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家庭維修市場的線上滲透率明顯提升。數據顯示,2023年線上家庭維修服務滲透率從2018年的3.2%上升至14.5%,預計2027年將上升至25.4%。線上平台的興起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維修服務選擇。
品牌廠商售後服務體系:如海爾、美的等家電品牌自帶的售後服務體系,憑藉品牌優勢和完善的網絡布局,在市場中占據一定份額。這些品牌廠商通常具備專業的維修技術和設備,能夠提供及時、高效的維修服務。
第三方維修平台:如啄木鳥維修等專業的第三方維修平台,通過線上預約、透明報價、進度追蹤等功能,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維修服務體驗。這些平台通常整合了多家維修企業的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選擇。
個體維修師或小型維修團隊:這些維修師或團隊通常價格相對較低,但技術能力和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消費者在選擇時需要謹慎考慮。
電商平台:電商平台也開始涉足家庭維修領域,提供維修服務的同時,還銷售家電配件等相關產品,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目前,家庭維修市場競爭格局較為激烈且多元化,主要包括品牌廠商售後服務體系、第三方維修平台、個體維修師或小型維修團隊以及電商平台等幾類競爭者。
現代家庭的設施、家電和各種智能設備的普及,家庭維修的需求不斷增大。家庭維修市場分析指出,水電管道問題、空調維修、家電故障、智能家居設備調試和維修等,都需要專業的維修服務。此外,隨著舊房翻新、租房市場的增加,裝修和維修服務需求也在增加。
科技的進步,家庭維修市場也逐漸轉向更智能化、便捷化的方向。智能家居設備的普及,使得維修人員不僅要具備傳統的維修技能,還要掌握相關的技術和設備操作。例如,智能空調、智能熱水器、智能照明等設備的故障排除和維護,成為新興的維修服務領域。
環保意識的增強,家庭維修行業也開始向更環保、更綠色的方向發展。例如,一些維修服務開始注重使用環保材料、節能設備的維修等,這為市場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尤其是老年人群體對家庭環境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要求提升,家庭維修市場也受益於這一趨勢。老年人更傾向於選擇有保障的專業維修服務,避免因維修不當帶來的安全隱患。
綜合來看,無論是家電維修、管道電氣維修,還是智能家居設備的維護,都為市場提供了豐富的機會。此外,隨著線上平台的崛起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家庭維修市場將更加競爭激烈,但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高質量和更便捷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