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客车市场似乎有些累了,不管是大型、中型,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清一色的一个“降”字。 大、中客双双中招 在大型客车领域,除1月销量超7000辆、2月降到3000辆以下,3~7月销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向好,呈现出明显的分段特征,即3~5月的月销量稳定在 5000~6000辆区间,6~7月销量则上升一个台阶,在6000~7000辆区间。
据客车行业分析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中型客车的销量同样在2月出现最低值,从3月到6月,销量基本处于连续上涨状态,尽管5月下滑但幅度不大,且在6月继续拉高。但进入7月情况明显不妙,销量大幅下跌,大有2月的暴跌之势。
在列入统计对象的31个省份中,多达23个省份在7月出现大中型客车销量下滑,且相比于6月3个省份出现销量破千不同的是,7月销量最多的广东也不过800多辆;同时,6月的3个销量大省——北京、江苏、山东均从千辆以上的高位跌了下来,特别是北京,降幅近70%。6月销量前五强中的另两强——湖北和河南也在7月出现下滑,其中,湖北的降幅达到77%。
可以说,6月的几员大将到了7月都走不动了。当然,我们不能期待一个省份有持续的强劲需求,但全国普遍下滑、领头羊乏力,7月的大中客市场形成如今这样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也有个别省份逆势而上,比如广东、贵州、河北、内蒙古、上海、西藏、浙江和重庆,但体量、涨幅普遍不大,销量达到500辆以上的只有广东、河北,涨幅值得一看的只有河北和西藏,对市场的整体颓势难以力挽狂澜,只能让人感叹“这块肉虽鲜奈何太小”了。
分析客车行业,新能源是个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大家都说,2015年新能源的热点在轻客,2016年的热点则在大中客。真的如此吗? 从下图不难发现,经历了2月低谷,纯电动大型客车一路震荡上扬,可到了7月形势急转直下,出现35%的降幅,远大于大型客车13.77%的环比降幅;而中型客车2016年前5月在较低区间徘徊,到了6月猛涨数倍,在7月又大幅下降,降幅为35.7%,变化如此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但与中客市场35.34%的降幅接近。这是否意味着,纯电动大客车的市场表现更差、拖了大客市场的后腿?
销量占比证明了这一判断。7月,纯电动大客车销量占比下滑了28.6%,而纯电动中巴销量占比与6月基本持平,且远高于1~5月,可见市场对电动中巴的需求和信心明显恢复。
更多客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客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