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去产能是江苏的“自我加压”。从江苏省经信委获悉,以船舶行业“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承订单量”这三大主要核心数据看,均出现“下降”,显示出“去产能”的积极效果,且并未从整体上影响到行业的市场占有率。
2016年1-3季度,江苏各领域去产能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船舶表现突出。
10月25日,江苏省统计局发布1-3季度数据。其中,水泥、平板玻璃、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7%、14%、23.8%,而煤炭、钢铁、船舶分别完成2016年度去产能计划的97%、71.8%和43%。
2016年1-9月,江苏“造船完工量”为194艘、106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4%,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6.8%,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4%,占全国份额的42.8%。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江苏三大造船基地造船完工量为145艘、863.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1%,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6.3%,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8%,占全国份额的34.6%,占全省的80.9%。
从18家定报企业看,完工量为166艘、1054.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1.2%,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7.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3.2%,占全国份额的42.2%,占全省总量的98.8%。
就“手持订单量”而言,江苏共持有803艘、4251.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2%,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7%。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9%,占全国份额的38.9%。
三大造船基地手持订单为579艘、3601.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1%,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8.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4.3%,占全国份额的32.9%,占全省的94.7%。
18家定报企业则为599艘、4068.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5%,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3.6%,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6.2%,占全国份额的37.2%,占全省总量的95.7%。
“造船新承订单量”显示出下一步的发展前景: 总量158艘、370.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6.2%,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8.1%,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2.3%,占全国份额的20.0%。
具体到三大造船基地,新订单为116艘、314.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8.1%,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3%,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0.5%,占全国份额的16.9%,占全省的84.9%。
18家定报企业为61艘、350.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8%,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2.2%,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1.7%,占全国份额的18.9%,占全省总量的94.7% 。相关投资咨询可查阅《2016-2021年中国造船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
更多造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造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