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品牌排行榜 >> 2025年通信品牌排行榜 最新通信排名分享

2025年通信品牌排行榜 最新通信排名分享

2025-01-01 06:00:2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的最新市场调研揭示了通信行业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通信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化,各大品牌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在2025年通信品牌排行榜中,各大品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品牌在通信的生产和供应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2025年通信品牌排行榜的详细排名为华为HUAWEI、中兴ZTE、ERICSSON爱立信、诺基亚贝尔、CISCO思科、新华三H3C、烽火FiberHome、普天POTEVIO、中天科技ZTT、中国信科CICT。

表1:2025年通信十大品牌排行榜

排名品牌名称企业名称省份/地址
1华为HUAWEI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省
2中兴ZTE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
3ERICSSON爱立信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北京市
4诺基亚贝尔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5CISCO思科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市
6新华三H3C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
7烽火FiberHome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
8普天POTEVIO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9中天科技ZTT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
10中国信科CICT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

一、品牌简介

(一)华为HUAWEI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20.7万员工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 华为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让无处不在的联接,成为人人平等的权利,成为智能世界的前提和基础;为世界提供多样性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所有的行业和组织,因强大的数字平台而变得敏捷、高效、生机勃勃;通过AI重新定义体验,让消费者在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智慧体验。 华为坚持基础研究不动摇,坚持开放创新不动摇,开放心胸,沿着客户的需求顺势而为,同时加强科学技术牵引客户需求,构建灵活的商业模式,使能百模千态,赋能千行万业,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二)中兴ZTE

中兴通讯是全球知名的综合通信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全球电信运营商、政企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致力于实现“让沟通与信任无处不在”的美好未来。 中兴通讯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客户不断创造价值,在全国设立了11家研发机构,同时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力度,保持在5G无线、核心网、承载、接入、芯片等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连续多年保持在营业收入10%以上。截至2021年底,中兴通讯拥有全球专利申请量8.4余万件,已授权专利超过4.2万件,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10项金奖。同时,中兴通讯是全球5G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中兴通讯坚持在全球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共生;运用通信技术帮助不同地区的人们享有平等的通信自由;将“创新、融合、绿色”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及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为实现全球性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不懈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社区公益和救助行动,2021年12月,中兴通讯A股和H股均被纳入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中兴通讯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和 GeSI(The Global Enabling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组织的成员,自2009年起,已连续14年主动向社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中兴通讯持续践行“数字经济筑路者”的自身定位,深度聚焦ICT基础设施,与合作伙伴和合共生,助力全球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ERICSSON爱立信

爱立信公司(TelefonaktiebolagetLMEricsson)于1876年成立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从早期生产电话机、程控交换机,已发展到全球大型移动通讯设备商,爱立信的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处于先导地位的端到端全面通信解决方案以及专业服务的供应商。 爱立信的全球业务包括:通信网络系统、专业电信服务、专利授权、企业系统、运营支撑系统(OSS)和业务支撑系统(BSS)。爱立信的2G、3G、4G、5G无线通信网络被世界上各大运营商广泛使用和部署。爱立信还是移动通信标准化的全球领导。 爱立信助力通信运营商捕捉连接的价值。业务组合跨网络、数字服务、管理服务和新兴业务,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找到新的收入来源。爱立信持续投资创新,从固定电话到移动宽带,致力服务全球数十亿用户。爱立信在斯德哥尔摩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约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从1892年爱立信与中国签订了供货合同到1894年2000部电话机远渡重洋抵达上海,爱立信与中国的百年故事就此拉开了序幕。如今,已经扎根中国130周年的爱立信全程参与了中国通信网络1G到5G的建设。在未来,爱立信将不忘初心、保持创新,敢于畅想,敢于实践,继续书写好下一个百年的中国故事。

(四)诺基亚贝尔

诺基亚贝尔秉承“科技以人为本”的全球理念,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市场、服务、全球交付、供货等全产业链布局。 诺基亚贝尔是诺基亚集团和中国保利集团旗下华信邮电的中外合资企业,诺基亚贝尔拥有丰富的本地和全球资源。诺基亚集团和华信邮电股东双方各持50%股份,在董事会各有四席董事。2016年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安排,双方同意财务报表由诺基亚报告,并另加1股作为象征股归属诺基亚集团。这一独特的股权架构是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范例和先行者。 诺基亚贝尔拥有六大研发中心,一个全球服务交付中心,以及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诺基亚正在带领全球部署更快、更安全,并能够彻底改变生活、经济和社会的端到端5G网络。诺基亚贝尔恪守商业道德标准,坚持诚信经营,以高品质的技术创新服务社会。 诺基亚端到端产品线集合了网络、软件和服务,帮助用户提升性能,从任意起点实现业务转型。 网络:利用高性能、安全网络实现规模化交付。 软件:通过原生云应用实现业务与网络间的互联。 服务:运用专业经验与支持助力业务与技术的共同转型。

(五)CISCO思科

思科公司是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如今网络作为一个平台成为了商业、教育、政府和家庭通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科的互联网技术正是这些网络的基础。 全球业务发展 思科公司是美国成功的公司之一。1984年由斯坦福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创办。1986年生产路由器,让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互相联接,掀起了一场通信革命。思科公司每年投入40多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过去20多年思科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网络应用、生产力”的同义词。 思科公司目前拥有全球较大的互联网商务站点,公司全球业务90%以上的交易是在网上完成的。思科坚信:互联网将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以及娱乐的方式。 植根中国本土 思科于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拥有员工超过3400人,分别从事销售、客户支持和服务、研发、业务流程运营和IT服务外包、思科融资及制造等工作领域。思科在中国设立了16个业务分支机构,并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大型研发中心。 2005年10月,思科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这将进一步增强思科公司定制化产品的能力,以满足中国、亚洲乃至于全球电信运营商不断变化的需求。 2006年5月,为了响应中国市场不断提升的网络服务需求,对本地客户提供直接的支持,思科系统(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该公司专注于为中国客户提供网络生命周期服务,帮助用户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运营和优化,以成功部署和使用网络技术。 2006年11月,思科系统(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在满足客户网络技术需求的同时,将帮助客户更好地管理其现金与资产,采用创新、灵活的金融解决方案。 2007年11月1日,思科公司官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访华。思科公司为此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内在中国承诺投入160亿美元,其中包括本地采购方面的显著提升,并增加在教育、思科融资租赁、研发、直接和间接投资以及销售和服务运营等方面的投入。 2008年4月16日,思科约翰?钱伯斯再次访华,在北京宣布了思科在中国的下一阶段公司发展战略和蓝图。作为“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思科将继续加强与中国政府和产业的合作,并与中国在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各个层面的发展目标相契合。 2008年5月四川发生历史罕见的大地震后,思科迅速行动,很快地确定了在未来三年内提供总预算至少三亿元人民币针对教育与医疗的援助方案。思科将与政府和产业通力合作,打造以协同互联的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和医疗模式。借助21世纪的互联技术,缩小城乡差距,更广泛地分享教育和医疗领域的公共资源。 除了技术研发和业务推进,思科还激发中国本土的创新文化,思科已经针对中国本土的多家企业投入了7亿美元,并将在未来五年增加3.5亿美元相应投入。同时,思科公司也十分重视帮助中国教育和培养网络人才,到2011年,思科将在众多高等职业学院中新增300所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参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培训的学生总数将新增10万人。 2010年1月,思科宣布将把亚太区及日本区重新划分为三个大区,以更好地促进该地区各市场的战略制定和资源投入。作为原亚太区组成部分的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将组成独立的思科大中华区。 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及思科对中国业务的重视程度,单独设立大中华区是思科中国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六)新华三H3C

新华三集团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成为客户业务创新、数字化转型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的核心企业,新华三通过深度布局“云-网-算-存-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新华三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同时,新华三也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新华三集团深耕行业数十年,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支持运营商、政府、金融、医疗、教育、交通、制造、电力、能源、互联网、建筑等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新华三集团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引擎,目前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4,000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广阔机遇,新华三持续深化“云智原生”战略,升级“数字大脑”,赋能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持续帮助客户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更智慧的业务决策(Smart)、更及时的业务响应(Timely)、更敏捷的业务部署(Agile)、更可靠的业务保障(Reliable)、更安全的业务环境(Safe)。 “融绘数字未来,共享美好生活”是新华三集团的企业愿景。未来,新华三将以数字化解决方案为画笔、以融合之力为色彩,与广大客户和合作伙伴一道,精耕务实 为时代赋智慧!

(七)烽火FiberHome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信科集团旗下上市企业(股票代码:SH600498),是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光通信领域“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型企业。 烽火通信秉承“最大限度挖掘数字连接价值,造福人类社会”的使命,全力构筑先进技术,不断贡献烽火智慧,让更多的人分享信息通信带来的美好生活。 在全球50多个国家构建了完备的销售与服务体系,形成11个全球交付中心,产品与服务覆盖90多个国家与地区。拥有武汉、东北、华东、西南、西北、南美、南亚、北非等产业基地,全资、控股、参股等数十个子公司。 烽火通信始终将质量视为企业基业长青的核心要素,以客户满意为目标,围绕三大质量管理系统,坚持“一切以客户为导向”的方针,实现端到端的质量控制,提升售后质量管理,将风控和管理评审评价体系建设与公司年度规划、组织绩效管理、平台能力建设规划等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2001年,烽火通信根据ISO9001标准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运行特点,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002年,通过SGS认证公司现场审核并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证书。随后,逐步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通信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卓越绩效模式等。2015年,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统筹考虑风险应对与质量改善规划。每年进行监督审核,每三年进行换证审核,维护体系证书的有效性。在市场体系、研发体系、制造体系、采购体系及工程服务体系设置专职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控制,严格过程管理,保障产品质量。 遵循品质前控和预防为主的理念,以“三不”原则为核心,流程、方位、全员通过DMAIC和PFMEA等方法,降低内外部潜在的品质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对客户端的质量表现的度量分析,建立客户投诉渠道,并对投诉事件进行针对性解决,提升售后质量管理。

(八)普天POTEVIO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普天”)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企业,其前身源于国家原邮电部工业局和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1999年9月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2017年12月更名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通过不懈努力,逐步建立了新中国完整的邮电通信工业制造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国家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不断推进从传统通信设备制造商向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业务覆盖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智能装备与终端、智慧应用、创新创业园区服务、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等领域。 作为国家创新型高新技术骨干企业,中国普天拥有上市公司5家,员工约2万人。集团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和国外均建立了研发和产业基地,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面向未来,中国普天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发展信息通信产业,创新电信、金融、能源、交通、物流等行业的智慧应用服务,持续为各行各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完善信息通信领域的业务布局,优化数字化渠道平台,培育产业技术和服务能力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推动集团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九)中天科技ZTT

中天科技起步于1992年,以光纤通信起家,现在,中天科技已经形成信息通信、智能电网、新能源、海洋系统、新材料等多元产业格局。中天科技依靠精细制造和科技创新,产品技术水平部分与国际“并行”甚至“领跑”。作为我国光电传输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中天科技1995年起承担国家火炬项目,1997年被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评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现已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0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 600522。中天科技自1992年起步至今,现已形成通信、电网、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产业格局,主营的光纤通信和电力传输产品已形成近百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囊括了我国光电线缆的新产品和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大电信、电力运营商和广电、交通、能源等领域,为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智能电网建设、海洋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中国信科CICT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由原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和原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集团)联合重组而成,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公司注册资本300亿元,资产总额逾1000亿元,员工人数3.5万。集团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中国信科集团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的主要提出者之一,是国际知名的信息通信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团由6家上市公司和多家非上市公司组成,分支机构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30多个国家,产业聚焦“光通信、移动通信、光电子和集成电路、网信安全和特种通信、智能化应用、数据通信”六大方面,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规模600多亿元。 中国信科集团将致力于深入贯彻落实“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己”等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打造世界一流的信息通信企业。

二、品牌优势

在任何领域的企业成功,专利信息和起草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专利信息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产物,它可以保护企业权益,提升企业竞争力;起草标准则是企业产品制造和服务领域的质量保障,有助于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行业基础标准。

(一)华为HUAWEI

表2: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0810065293.6宏小区到私有小区的切换方法及其宏网络系统
2CN200610000395.0一种多处理单元负载均衡方法和多处理单元系统
3CN201310603859.7多路视频检测系统中的目标检测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4CN201380001332.5一种数据预取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5CN200810133266.8解码调度方法和装置

表3: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9254.2-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2部分:抗扰度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 40879-2021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21-10-112022-11-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4-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二)中兴ZTE

表4: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200810095251.7基于 MU-MIMO 的预编码指示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
201105237.6实现非返回式备份保护的单板
3ZL200910093513.0一种以太环网保护中防止地址表重复刷新的方法及系统
4ZL200910002367.6一种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5200510115380.4一种多频点小区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

表5: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Z 40954.1-2021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 第1部分:企业2021-11-262022-06-01
GB/Z 40954.2-2021标准化专业人员能力 第2部分:标准化相关组织2021-11-262022-06-01
GB/T 40809-2021铸造铝合金 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工艺规范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6.1-2021智慧城市 运营中心 第1部分:总体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57-2021公众电信网 智能家居应用测试方法2021-10-112022-05-01

(三)ERICSSON爱立信

表6: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1080070845.8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处理
2CN201080064196.0用于调节参考信号的功率的方法和设备
3CN201180072126.4标签交换路径的动态更新
4CN200980113631.1用于均衡射频滤波器的方法和均衡器
5CN200980163230.7用于OFDM系统的延迟校准的方法和装置

表7: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29239-2020移动通信设备节能参数和测试方法 基站2020-12-142021-07-01
YD/T 4000-2021面向物联网的蜂窝窄带接入(NB-IoT) 核心网设备测试方法(第二阶段)2021-12-022022-04-01
YD/T 3976-20215G移动通信网 会话管理功能(SMF)及用户平面功能(UPF)拓扑增强总体技术要求2021-12-022022-04-01
YD/T 3973-20215G网络切片 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2021-12-022022-04-01
YD/T 3962-20215G核心网边缘计算总体技术要求2021-12-022022-04-01

(四)诺基亚贝尔

表8: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0420.2-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2部分: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3-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3部分: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4-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8-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8部分:接口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420.7-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7部分:管理要求2021-10-112022-02-01

(五)CISCO思科

表9: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34993-2017节目分配网络ASI/DS3适配器及解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2017-11-012018-02-01

(六)新华三H3C

表10: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0910077232.6一种堆叠系统的拓扑收集方法和双控制板设备
2ZL201010241015.9一种路由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3ZL201110406369.9路由收敛方法及设备

表11: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9254.1-2021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接收机 电磁兼容 第1部分:发射要求2021-12-312022-07-01
GB/T 20275-2021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3-2021智能制造 工业云服务 数据管理通用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40690-2021信息技术 云计算 云际计算参考架构2021-10-112022-05-01
GB/T 38624.2-2021物联网 网关 第2部分:面向公用电信网接入的网关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七)烽火FiberHome

表12: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510005831.2一种细径保偏光纤
2ZL201110355519.8弯曲不敏感微结构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3ZL201430324755.8智能机顶盒
4ZL201410017258.2将OTN信号转换为以太网净荷的方法及系统
5200510069270.9一种复用段保护和格状网恢复结合的方法

表13: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0572-2021多屏互动 基于远程网络的终端间互动技术要求2021-10-112022-05-01
GB/T 18663.2-2021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的试验 第2部分:机柜和机架的地震试验2021-10-112022-05-01
GB/T 40815.4-2021电气和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符合英制系列和公制系列机柜的热管理 第4部分:电子机柜中供水热交换器的冷却性能试验2021-10-112022-05-01
GB/T 40815.2-2021电气和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符合英制系列和公制系列机柜的热管理 第2部分:强迫风冷的确定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19290.7-2021发展中的电子设备构体机械结构模数序列 第2-5部分:分规范 25 mm设备构体的接口协调尺寸 各种设备用机柜接口尺寸2021-10-112022-05-01

(八)普天POTEVIO

表14: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CN200920106204.8一种电调天线接口设备
2CN201310019476.5宽带集群通信系统的组呼业务恢复方法
3CN201210186771.5频偏估计和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4CN201621435419.0一种排演云服务系统
5CN201020655758.6一种车辆定位平台

表15: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0686-2021便携式宽带应急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39838-2021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终端到集群核心网接口2021-03-092021-10-01
GB/T 39839-2021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2021-03-092021-10-01
GB/T 39840-2021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接口测试方法(第一阶段) 空中接口2021-03-092021-10-01
GB/T 39845-2021基于LTE技术的宽带集群通信(B-TrunC)系统 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2021-03-092021-10-01

(九)中天科技ZTT

表16:专利信息

序号专利号/专利申请号专利名称
1ZL201610958589.5一种光与无线FiWi网络带宽恢复方法及装置
2ZL201510022474.0一种连续高温延伸和不间断切割玻璃棒的方法及其设备
3CN201610296541.2一种高清视频信号传输用微型光电复合缆及其制作方法
4CN201620623895.9一种全干式抗弯曲管道输出光缆
5CN201621214423.4一种光缆纵包钢带或铝带自动焊接装置用斜向移动装置

表17: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40819-2021架空线缆微风振动疲劳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5-01
GB/T 7424.21-2021光缆总规范 第21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机械性能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7424.23-2021光缆总规范 第23部分: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光缆元构件试验方法2021-10-112022-02-01
GB/T 15972.47-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7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宏弯损耗2021-05-212021-12-01
GB/T 17651.2-2021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 第2部分:试验程序和要求2021-04-302021-11-01

(十)中国信科CICT

表18:专利信息

标准号标准名称发布日期实施日期
GB/T 15972.49-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49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微分模时延2021-10-112022-05-01
GB/T 20184-2021拉曼光纤放大器2021-10-112022-05-01
GB/T 18898.1-2021掺铒光纤放大器 第1部分:C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2021-10-112022-05-01
GB/T 40646-2021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联网技术要求 可见光成像通信2021-10-112022-05-01
GB/T 15972.32-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 第32部分:机械性能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 涂覆层可剥性2021-10-112022-05-01

更多通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通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