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土地成交量4月涨幅显著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风险

土地成交量4月涨幅显著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风险

2019-01-01 09:24:5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自3月份以来,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明显升温,尤其是热点一二线和强三线城市土地竞拍市场普遍回暖。五一小长假刚过,不少城市的土地市便开始热闹起来。在5月8日成交的32宗地块中,除极个别地块为底价成交外,高溢价率成交地块占据多数。

  土地成交量4月涨幅显著

  从土地成交的分布上来看,长三角区域持续高居首位,中西部热度持续上升。从城市排行榜来看,一二线城市仍为房企投资拿地的重心,4月涨幅显著。

  2019年1~4月,全国土地成交金额TOP10城市中,杭州仅4月的土地成交额就达379亿元,前4月累计成交总额达850亿元,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武汉662亿元,北京617亿元、天津526亿元、苏州506亿元。

  作为西部重点城市,西安土地市场趋于火热,前4月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达1700万平方米,位居首位,且4月涨幅显著。此外,从城市土地成交总价的同比和环比变化来看,部分城市或有回暖迹象。

  记者注意到,4月份全国土地成交规模加速上升,其中杭州、武汉、苏州表现亮眼。4月份整体延续2019年一季度末回暖态势,土地成交同环比均呈现上升趋势,土拍市场竞争加剧,溢价率也有所回升。

  虽然一季度多数房企拿地意愿相对较弱,但进入到二季度初,部分房企迫于提升销售目标压力,依然需要扩充土地储备。而且随着2019年初以来行业融资环境的边际改善,企业资金面承压态势有所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减轻,拿地意愿或有所增强,进而带动土拍市场小幅回温。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首先从成交数据来看,一季度头部房企拿地方式出现变化,比如碧桂园,自2018年下半年起就开始“控速”,拿地节奏显著放缓,4月份虽然拿地面积显著,但较去年明显更加趋稳。

  相比之下,第二阵营的房企拿地比较活跃。前4月融创以625亿元的拿地总金额跃居榜首,在环渤海和中西部均居首位,且拿地主要集中在太原、重庆、武汉、天津等二线城市;新城控股以拿地金额385亿元位居第三,且在长三角位居榜首。

  2019年1~4月,TOP10房企拿地总额3213亿元,占TOP100房企的36.3%;TOP30房企拿地总额5970亿元,占TOP100企业的67.5%。由此可见,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不减,行业集中度明显。

  一个显著现象是,房企拿地开始向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环渤海四个城市群靠拢。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持续居首,房企拿地金额1324亿元,高居首位;而受人才落户政策实施、地区经济崛起以及产业转移等因素影响,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持续升温,逐渐成为房企土储布局的重点,TOP10企业拿地面积高达3871万平方米,持续位居榜首。

土地资讯

  房企追高拿地或存风险

  从企业角度看,土储规模的扩张并不意味着利润。按静态测算利润率的话,拿地激进的企业如果今年开盘销售,基本不赚钱。高价拿地使得利润净率降了很多,只有规模没有利润,对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难受的。”

  如5月8日,荣盛以溢价率68%、总价8.84亿元获得苏州吴中区地块,成交楼面价14263元/平方米。记者查阅周边房价发现,该地块周边目前在售项目价格15000元~18000元/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价与新建住宅几乎持平。

  热点城市在“稳房价”基调下普遍实行限价、限签、限购等政策,加之房企不愿降低预期,高价拿地的项目项目普遍面临入市困难。同时,部分城市对高端项目需求不高,高地价项目也存在着较大的去化压力。

  此外,2019年起房企进入集中偿债高峰期,流动性风险仍在加剧。这些企业拿这些地,未来会有些风险,还会被套一年两年。回看2017年,高价拿地的项目入市仍然不乐观,这个时候企业还是应该吸取前几年的教训,不能盲目乐观。对于小型房企而言,也是被逼无奈,不拿地就没有储备,资金不投出去也对抗不了通胀;企业压力比较大,必须加速市场布局,否则未来没有市场份额,才是最危险的。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