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科创板打新收益,同时保证股指期货流动性,量化对冲基金多已闭门谢客,处于限购状态。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透明,信息披露及时,数据的采集已经非常标准化,量化投资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国庆假期后,工银绝对收益、大成绝对收益两只基金发布公告称,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单日限购1万元和50万元。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目前公募17只量化对冲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中,有14只实施了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占比高达82.35%。
除了科创板打新基金,不少低风险混合基金也开始限购。量化对冲基金限购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量化对冲基金参与科创板打新,规模过大会摊薄收益,最好将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另一方面,基于股指期货流动性考量,目前量化对冲基金规模在10亿之内较为合适,限购也是控制规模的一种方式。
从业绩表现上看,量化对冲基金较为稳健。截至10月11日,17只产品年内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6.2%。其中,广发对冲套利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13.67%,富国绝对收益多策略的回报也超过10%。
谈及量化对冲基金稳健收益的来源,海富通阿尔法对冲基金经理朱斌全表示,精选行业和个股构建优质股票组合,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将超额收益转化为绝对收益,是长期获取阿尔法收益的主要策略。
前三季度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多因子阿尔法选股模型,科创板打新及多因子选股两方面收益的贡献差不多各占一半。未来随着参与科创板打新的机构增加,这部分收益或存在被摊薄的趋势。对于量化对冲基金来说,最核心的收益来源依旧是多因子选股。
针对该类型产品放松限购的条件,陈甄璞称,当科创板打新收益下降,或量化对冲基金规模未超过10亿处在合理规模运作区间,以及股指期货流动性日益改善时,绝对收益基金不需要再实施限购。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今年科创板打新对量化对冲基金业绩贡献较大,但这也仅仅是阶段性影响,投资者在选择量化对冲基金时,更应该关注长期的业绩表现。
更多基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基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关税消息重创市场后,对冲基金经理们一直按兵不动,目前仍然不愿进行任何重大押注,但有一个例外:做空美股。根据桥水基金前高管鲍勃·埃利奥特提供的数据,所谓的市场信心指数(衡量对冲基金对特定投资策略的信心的指标)在跌至数十年来最低水平后有所回升。主要资产类别(包括货币、债券和大宗商品)的仓位依然疲软,3月底已跌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10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为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行业痛点,提升投资者投资体验和投资回报,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目前前两阶段费改已顺利实施,成效显著,基金的综合费率水平稳步下降,我们测算每年为投资者至少节约超300亿元成本,第三阶段销售费率改革也有望于近期出台。费率改革或加速中小机构出清,基金管理人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管理费收入下降或将促使基金管理人降本增效,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佣金新规倒逼券商提供更深度、差异化服务增强竞争力,中小券商或面临分仓份额的不断缩小,行业集中度料将进一步提升。
在经历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的“黑天鹅”震荡后,A股市场以韧性突围,相关基金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等250只主动偏股基金走出“对等关税”砸出的“黄金坑”,在近期净值创出年内新高。金元顺安元启、国泰消费优选等50只主动偏股基金(剔除近一年成立的新基金)在4月8日以后净值创基金成立以来新高。
在经历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引发的“黑天鹅”震荡后,A股市场以韧性突围,相关基金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等250只主动偏股基金走出“对等关税”砸出的“黄金坑”,在近期净值创出年内新高。金元顺安元启、国泰消费优选等50只主动偏股基金(剔除近一年成立的新基金)在4月8日以后净值创基金成立以来新高。(证券时报)
据中信建投最新研报统计数据,一季度,主动偏股基金对港股的配置相比上季度末提升5.2个百分点,港股配置比例超过30%,达到近五年新高。多只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产品大幅加大港股持仓比例,近500只基金港股仓位提升超10个百分点,最高增长超40个百分点。展望后市,多位基金经理中长线维度继续看好港股市场投资,尤其注重港股科技资产配置价值。(券商中国)
第一医药公告,公司参与投资设立的上海创特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基金规模5600万元,首期实缴出资1000万元。截至公告日,基金首期实缴已完成,基金各合伙人实缴出资情况如下:上海商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GP、管理人)100万元,上海百联国泰君安创领私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LP)600万元,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LP)100万元,上海奉贤生物科技园区开发有限公司(LP)100万元,淮安科创产业投资有限公司(LP)100万元,合计1000万元。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