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二季度经济预计增长1.4%,在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持续出现不利影响下,或将再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事实上,在2022年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下调过一次,从4.4%下调至3.6%。
5月份,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循环经济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转为同比增长0.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5.1%,降幅比4月份收窄1个百分点。
在稳投资、促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市场需求逐步改善。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6.7%,降幅比上月收窄4.4个百分点。1至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5964亿元,同比增长6.2%;5月份环比增长0.72%。外贸进出口明显加快,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增速比上月加快9.5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增速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1至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4.9%。结构优化升级态势持续,高技术产业发展较好。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稳增长政策发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前期受疫情冲击比较大的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生产明显改善。5月份,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下降3.2%和1.1%,降幅比上月收窄超过10个百分点。
总的看,我国经济逐步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呈现恢复势头,但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外部不确定性增大,国内经济恢复仍然是初步的。主要指标增速还处于低位,恢复基础还需要巩固。下阶段,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持续恢复。
受地缘政治冲突和美国公布的超预期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影响,近日,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股市、债市出现集体大跌。有人担忧,中国资本市场会受到冲击,外资“走进来”步伐也会因此放缓。实际上,外围纷扰不改中国市场投资价值。
种种迹象表明,外围市场波动并未影响海外投资者走向中国的脚步,外资正用“真金白银”表达看好中国资产的鲜明态度。进入5月底以来,A股市场交投情绪明显升温,北向资金连续10日净买入,累计加仓超660亿元。同时,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也遭遇抢购。
资金的流入,即是信心的彰显。中国经济的强韧性大潜力,是吸引外资积极“走进来”的“核心磁石”。虽然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政府持续推进复工复产与经济刺激举措,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极大提振市场信心。
从支撑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数据也将下跌,将从2021年的6.6%降至2022年的3.4%,远低于2011-2019年4.8%的年均增长率。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日新月异;中国具备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升级持续发力,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在当前发达经济体已现增长疲态的背景下,可以说,未来全球经济最大的增量市场必然有中国,最好的投资机会也在中国。
以上就是经济行业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经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经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