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以来受到疫情的冲击全国经济以及各行业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冲击,近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整体有所回暖,但是整体还处于下行的态势。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022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7%;食品价格上涨3.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0.5%。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
CPI市场分析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0.8%,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2%。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3.0%,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85个百分点。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17.6%,影响CPI上涨约0.56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4.4%,影响CPI上涨约0.4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9.9%,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6%,影响CPI上涨约0.1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3.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0%,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21.2%,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
CPI市场分析数据显示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六涨一降。其中,交通通信、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2.9%、2.3%和1.5%,教育文化娱乐、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分别上涨1.3%、0.5%和0.5%;居住价格下降0.2%。
CPI市场分析数据显示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0.5%,影响CPI下降约0.1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8.3%,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1%,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0.7%,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5%,影响CPI上涨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3%,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两涨两平三降。其中,衣着、交通通信价格分别上涨0.3%和0.1%;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4%、0.3%和0.1%。
综上看来我国食品研究类的价格有所增长,但是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仍是下行的趋势。
日本总务省21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2月,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3.0%至109.7,连续42个月同比上升。报告显示,食品价格全面上涨,成为拉动日本物价上涨的最主要原因。2月,日本民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卷心菜价格同比上涨130.5%;去年夏季开始出现的“大米荒”并未因政府宣布向市场投放储备米而缓解,普通粳米价格同比涨幅达81.4%。由于日本政府对采暖季电费和燃气费实施补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涨幅,2月核心CPI同比涨幅较上月略有回落。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日本物价上涨主要是受成本推动,而非需求拉动。(新华社)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这是自2024年2月份以来,首次出现CPI同比负增长现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在解读时表示,这主要是受春节错月、假期和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从结构看,一些领域价格显现积极变化,CPI中部分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稳中有涨,PPI降幅有所收窄,当前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证券日报)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