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保险公司直面市场业务竞争,我国保险政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当下,基层保险公司应积极加强与总部沟通,反馈自身所在市场的特点和内部管控情况,获取总部的管理支持。一系列的政策利好为行业注入增长活力,但更为关键的要素是行业自身基本面的改善,这也为保险板块估值深度修复提供基石。
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办公厅近日向各保险公司、保险保障基金公司下发了《关于缴纳保险保障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对保险保障基金的缴纳费率进行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通知》是《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主要明确了风险差别费率的分类依据和标准。风险差别费率机制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风险控制的正向激励作用,真正发挥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的激励作用。例如,一家100亿元保费规模的财产保险公司,最高评级与最低评级之间的保险保障基金缴纳额相差600万元。
《通知》的出台有助于引导保险公司关注自身经营风险,强化合规经营,有利于行业防范风险。2022年12月12日起,新修订的《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实施。陈辉表示,新修订的《办法》主要变化有两处:一是修改了保险保障基金筹集条款,将原有的保险保障基金固定费率制调整为风险导向费率制,明确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二是调整了保险保障基金暂停缴纳上限,将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的暂停缴纳上限分别由占公司总资产的6%、1%调整为占行业总资产的6%、1%。
但彼时《办法》并未明确具体的费率水平和调整细则。而此次《通知》则出台了已经国务院批准的相关基金费率和调整方案。
根据《通知》,基准费率方面,财产保险、短期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按照业务收入的0.8%缴纳;人寿保险、长期健康保险、年金保险按照业务收入的0.3%缴纳,投资连结保险按照业务收入的0.05%缴纳。
风险差别费率以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基础,评级为A(含AAA、AA、A)、B(含BBB、BB、B)、C、D的保险公司适用的费率分别为-0.02%、0%、0.02%、0.04%。保险公司应缴纳的基金额等于业务收入和基金费率的乘积,且基金费率由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构成,等于基准费率与风险差别费率之和。
按《通知》测算,若某人身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则该公司的人寿保险费率为0.28%(0.3%-0.02%);若某财险公司的风险综合评级为D类,则该公司的财产保险费率为0.84%(0.8%+0.04%)。
根据《通知》,保险公司采取按季度缴纳、次年汇算清缴的方式缴纳基金。季度缴纳方面,保险公司依据季度实际业务收入、按基准费率计算缴纳应缴纳基金额。保险公司应于季度结束后25日内(含当日),向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报送该季度《保险保障基金季度申报表》,并完成资金缴纳。
年度汇算清缴方面,保险公司依据年度实际业务收入,按基准费率和风险差别费率计算应缴纳基金额,根据各季度缴纳额确定该年度应补缴基金额或可抵缴基金额。风险差别费率依据为上一年度各季度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结果。《通知》还提到,保险公司应在每年4月15日前(含当日)向保险保障基金公司报送《保险保障基金汇算清缴申报表》,并完成资金清缴。
相关制度的修订和调整意在进一步提升保险业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中国保险业除了要防范“黑天鹅”之外,也要应对“灰犀牛”,这就需要提高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日前披露核准“申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登记申报,意味着财险市场将添新成员。因涉及上海国资委实控的申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能集团”),所以再次引发业内对于地方国资加码保险业的关注。
申能集团主要从事电力、能源基础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管理等业务,是上海市唯一一家以能源产品的生产与供应为主业的国资企业集团。其在保险业早有涉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申能集团以14.05%的持股比例,位列中国太保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2022年以来,地方国资加码保险业态势持续。据《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2022年全年及2023年1月,已有22家保险公司获批增资,增资金额超过346.43亿元。此外,还有部分已发布变更注册资本信息公告的公司,其增资计划尚未获监管层批复。上述增资中,地方国资身影频现。
具体来看,财险方面,鼎和财险增资16.25亿元,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进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3名新晋投资人,增资后,持股比例分别为15%、15%和5%,前两者并列成为鼎和财险第一大股东;太平科技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增资3.55亿元,其中,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认购1.35亿元、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认购2亿元,浙江兴科科技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认购2000万元;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则在增资中引入湖南国资旗下的两家新增股东——湖南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和湖南湘江新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寿险方面,横琴人寿获批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约23.85亿元,珠海市国资委实控的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缴全部新增注册资本金,并在增加注册资本后持股32.90%,成为横琴人寿第一大股东;中韩人寿获批注册资本从15亿元增加至30.01亿元,新增注册资本金分别由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兴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温州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国泰君安证裕投资有限公司认购。
除上述获批增资的保险公司迎来地方国资加码外,2022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近50则保险公司股权信息变动公告中,亦显现出地方国资对所在地险企增持的态势。
我国保险行业体现出较强的韧性,头部险企转型成效渐显。保险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无论是在险企增资中地方国资入局,还是在股权变动中地方国资扩大持股比例,均有利于险企在加强产融结合、拓展业务规模、发展相关产业生态圈等方面获取地方资源,对行业市场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更多保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保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保险、券商股午后持续拉升,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涨超6%,红塔证券涨超5%,电投产融、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纷纷拉升。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