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群体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24年5月13日正式发布《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标志着保险行业在适老化服务领域迈入标准化建设新阶段。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为保险机构提供了明确的服务指引,也为未来产业布局中老龄化社会需求与金融服务供给的衔接奠定了基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规范》首次系统性定义了保险服务适老化改造的核心原则与操作细则,涵盖柜面服务、互联网渠道、电话咨询等全场景,并延伸至销售、理赔及增值服务全流程。通过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要求保险机构从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行为习惯出发,简化操作流程、优化界面设计、强化线下支持,确保服务便捷性与实用性双提升。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这一庞大群体对健康保障、养老规划的需求持续释放,标准化建设将有效引导资源精准配置,助力保险业在老龄化社会中发挥更大价值。
标准强调保险机构需遵循政治性和人民性原则,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转化为具体行动。通过完善适老服务机制,不仅保障老年人获取保险服务的权益,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例如,在投诉处理、金融知识普及等环节增设适老化条款,要求机构设置专属服务窗口并配备辅助设备,既解决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也强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规范》设计兼顾现实可行性与前瞻性目标,既明确现阶段保险机构需完成的基础改造任务(如物理网点无障碍设施升级),又提出智能化工具开发等中长期建议,为行业技术迭代预留空间。据编制工作组透露,该标准自2024年初启动以来,已整合多家头部保险公司实践经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未来,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全行业服务均质化提升,将加速保险业在健康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的深度布局,为实现“十四五”期间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总结:以标准驱动创新 重塑保险产业适老服务生态
《规范》的发布不仅是保险机构响应国家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通过构建覆盖全渠道、贯穿全流程的服务框架,保险业正加速形成适老化服务的“中国方案”。未来,随着标准在行业的深化应用,将推动保险产品与服务体系更加贴近老年人实际需求,为2025年老龄社会深度融入金融服务生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全球老龄化治理贡献本土化经验。
更多保险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保险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