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机电行业也面临着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挑战与机遇。绿色制造方面,机电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等,减少能源浪费。
更多机电研究分析内容详见《2024-2029年中国机电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报告重点分析了机电行业的经济发展与现状,以及机电行业进展与投资机会,并对机电行业投资前景作了分析研判,是机电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经销企业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遇、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等不可多得的决策参考。
1、卧龙电驱
公司简介:公司成立于1995年12月21日,前身是浙江卧龙集团电机工业有限公司,经浙江省人民政府证券委员会批准,1998年10月21日变更设立浙江卧龙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包括3家法人单位和13名自然人,2000年8月7日更名为浙江卧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500万股A股于2002年6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流通。 2019年2月,公司名称由“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电机及控制、电源电池、光伏储能等,其中电机及控制业务主要分为工业电机及驱动、日用电机及控制及电动交通。
2、兆威机电
公司简介:2001年4月19日,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成立。 2018年1月10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微型传动系统、精密注塑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鸣志电器
公司简介:本公司的前身为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7日。 2012年12月13日,公司由“上海鸣志电器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业务:专注于运动控制领域和智能电源领域核心技术及系统级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经营,核心业务围绕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有序外延扩张。
4、大洋电机
公司简介:公司系由中山市大洋电机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股本总额为4,700万元。公司于2006年6月2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注册号为442000200548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主营业务:微特电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汽车起动机及发电机和磁性材料等的生产和销售。
5、湘电股份
公司简介:公司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99)209号文批准,由湘潭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以其全部主营业务和主要的经营性资产作为出资,联合为北京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东方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霍林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铜材厂、湖南株洲特种电磁线厂、天津开发区兴业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12月26日,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已于2002年7月8日采用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方式成功发行了每股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7,500万股。
主营业务:设计、生产、销售发电机、交直流电动机、特种电机、船用推进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机电一体化系统、变压器、互感器、风力发电设备;开发、研制地铁车辆及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
6、江特电机
公司简介:本公司系经江西省股份制改革联审小组赣体改函[1991]50号文和宜春市人民政府宜府字[1991]100号文批准,江西宜春电机厂进行改制,并向职工发行内部职工股,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1991年11月26日,江特股份在江西省宜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1995年5月11日,江特股份在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
主营业务:锂云母采选及碳酸锂加工,特种电机研发、生产和销售。
7、科力尔
公司简介:公司前身湖南科力尔电机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9月8日。 2015年11月2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5月22日,公司名称由“湖南科力尔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科力尔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Hunan Keli Motor Co.,ltd.”变更为“Keli Motor Group CO.,LTD.”。
主营业务:电机与智能驱控技术的开发、生产与销售。
更多机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机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兆威机电(003021.SZ)主要产品包括微型传动系统与精密零部件,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医疗个护、工业自动化、智能消费、通信、人形机器人等领域。2020-2023年公司整体收入规模稳定在11-12亿元上下,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0.57亿元,同比+30%,主要系汽车电子下游需求良好;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1.48亿元稳步增长至1.80亿元,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毛利率方面,2021-2023年综合毛利率维持在29%上下,2024Q1-Q3毛利率提升至31.6%,主要系微型传动系统毛利率有所回升。费用端方面,近年来公司费用率管控稳定,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0%以上,研发投入持续加码。考虑到公司前瞻布局灵巧手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