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9月3日9点44分,新能车ETF(515700)最新价报2.042元,盘中涨幅突破2%。从年度表现看,该产品年初至今已实现29%的显著增长,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景气周期形成强关联。场外投资者可通过联接基金代码012698、012699及024504同步把握市场机遇。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130万辆,同比增幅24%,环比增长10%。前八个月累计销售893万辆,同比增长34%,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市场分析指出,在以旧换新政策延续的刺激下,消费端需求呈现结构化升级特征,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升。
在技术创新层面,固态电池概念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该技术通过材料体系革新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正在推动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军备竞赛"新阶段。头部企业已开始推进量产进程,预计2025-2026年将实现规模化应用,这将进一步降低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并拓展应用场景。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达54.55%,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产业链领军企业。从细分领域看,涵盖电池材料(如天齐锂业)、智能控制(汇川技术)、热管理(三花智控)等关键环节,形成对全产业链的深度布局。这种结构化特征既体现了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精准把握产业脉动的投资工具。
展望:在政策红利、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新能车ETF作为市场风向标,其2%以上的日内涨幅印证了资金对板块的信心。随着固态电池技术商业化进程加快及以旧换新政持续发力,行业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相关资产配置价值将持续凸显。投资者可关注场内外产品联动机会,在把握结构性行情的同时注意合理控制仓位风险。
更多固态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固态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固态电池概念震荡走高,科恒股份涨超9%,德尔股份、丰元股份、东峰集团、容百科技等跟涨。
固态电池反复活跃,鹏辉能源涨停,盟固利涨超15%,上海洗霸、利元亨、三祥新材、力王股份等涨幅居前。
鹏辉能源涨超15%,上海洗霸、盟固利、三祥新材、利元亨等跟涨。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基于固态电池2027年量产的预期,我们判断2024年起固态电池相关材料的生产商将依托于各电池厂商中试产线开始批量供货并兑现业绩。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建议关注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体系革新下,“从0到1”、弹性显著的新材料投资机会,包括聚合物基体新材料MOFs/COFs、锂盐新材料LiTFSI及添加剂新材料纳米ZrO2等。
6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的2024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表示,从固态电池领域来看,氧化物锂离子导体材料已具备产业化宏量生产能力,产品以粉体、浆料、隔膜等形式应用于固态锂电池的电极掺混、隔膜涂覆和电极界面改性等用途。同时,在固态电解质核心材料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持续提高电极/电解质和电极内部的固固界面适配性是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另外,从工艺设计和工程化平台开发角度,验证和持续提高Ah级固态锂电池的安全、能量密度、循环、倍率和低温性能,是当前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从产业化来看,公司和上海洗霸的合作是在2022年开始,一方面成立上海科源固能新能源以专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同时也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固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粉体是锂离子固态电池产业链中关键核心的先进材料。目前,上海洗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已合作建成了十吨级标准工业化产线。同时正在扩大固态电解质粉体的生产,向五十吨及百吨级扩产。同时,根据目前给客户送样和反馈的情况,也发展了常规粉体、水稳定粉体、水性浆料、油性浆料、涂覆隔膜等。
固态电池概念异动拉升,赢合科技涨超10%,天赐材料涨超7%,新宙邦、多氟多、璞泰来、国轩高科等跟涨。
中国报告大厅声明:本平台发布的资讯内容主要来源于合作媒体及专业机构,信息旨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视角,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并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指导,任何基于本平台资讯的投资行为,由投资者自行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我们友情提示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