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国际局势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战略矿产的争夺日趋白热化。随着新能源、高端制造等产业加速发展,铜、锂、稀土等关键金属的需求预计在2025年较2023年增长近半。在此背景下,美乌两国围绕资源控制权展开的新一轮博弈,正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矿产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11日,美国与乌克兰代表在华盛顿就美乌矿产合作协议展开新一轮磋商。据知情人士透露,会谈因双方立场严重分歧而收效甚微。美方提出的核心条款包括:要求乌方将境内国有及私营企业开采的所有矿产资源收入存入联合基金,并赋予美国优先采购权。该协议未包含任何军事保护承诺,引发乌方对主权让渡的强烈担忧。
同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乌克兰矿产出口量同比减少18%,其中高品位铁矿石和稀有金属出口受阻尤为显著。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闭门会谈,双方围绕黑海地区资源管控、克里米亚天然气田开发等议题展开磋商。俄方强调将强化对战略矿产运输通道的控制权。
在布鲁塞尔召开的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上,乌方代表明确要求盟友提供至少10套"爱国者"导弹系统以应对空袭威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同步宣布成立电磁战联盟,吸纳包括乌在内的10国参与电子对抗技术研发。分析认为,乌克兰可能将矿产资源开发权与武器供应深度捆绑,以此平衡地缘博弈中的力量对比。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5年全球锂、钴等电池金属需求将较当前水平增长3.2倍。在此背景下,美乌协议若最终达成,或将重塑欧洲地区关键矿产供应链布局。但协议中缺乏安全保障条款的现状,意味着该合作模式仍面临重大风险——一旦地缘冲突升级,资源控制权可能沦为一纸空文。
总结
从华盛顿谈判桌到黑海能源走廊,战略矿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尽管2025年前关键金属需求激增为各方创造利益交汇点,但主权让渡与安全保障的矛盾、供应链安全与地缘政治风险的平衡,仍将是决定未来三年全球资源分配格局的关键变量。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成为考验各国战略智慧的核心命题。
更多矿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矿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