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电力行业分析报告 >> 2025年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7.29吉瓦

2025年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7.29吉瓦

2025-04-30 15:24:42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正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海上风电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保持快速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领跑者,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使其迎来黄金发展期。电力设计企业在海上风电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业务模式和发展趋势对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海上风电行业现状、电力设计企业业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探讨其在推动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全球与国内风电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清洁能源领域的一大亮点。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8吉瓦,截至2023年底,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已达75.2吉瓦。根据《2025-2030年中国风电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预测,2024—2028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增加138吉瓦,复合增长率提升至28%,预计到2028年,中国和欧洲以外地区的年新增装机将超过全球比重的20%。

  在国内,海上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强力支持。自“十四五”以来,中国密集出台多项海上风电相关政策,明确了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规划总装机量接近60吉瓦。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国内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37.29吉瓦,同比增长22.4%。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预测,“十五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攀升至100吉瓦以上,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海上风电行业发展趋势

  (一)深远海开发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中国已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近海海域。随着用海需求的增加和限制因素的增多,近海海域空间资源逐渐紧张,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布局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在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核心技术和实践经验上已取得显著成果,多个漂浮式风电机组平台已实现并网或安装。

  (二)技术创新与装备大型化

  技术创新和装备大型化是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发电效率显著提高。单机容量10兆瓦以上的风电机组已批量投产,不仅提高了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还降低了运维成本和环境影响。

  (三)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

  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是海上风电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海上风电项目可以扩大收益来源,实现技术协同创新。例如,“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氨、醇”“海上风电+海水淡化+海上石油”以及综合能源海岛建设等模式,已成为海上风电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三、电力设计企业海上风电业务模式分析

  (一)业务模式多元化

  电力设计企业在海上风电产业链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70%的电力设计企业已开展海上风电业务,涵盖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EPC)和项目开发等领域。

  咨询业务:包括规划咨询、项目咨询、评估咨询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电力设计企业通过专业的规划和咨询服务,为海上风电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编制、竞争性配置等提供技术支持。

  前期总包:涵盖“前期开发+前期技术咨询+项目管理”一站式服务。设计企业在项目初期承担多项开发工作,与政府部门和电网协调,获取项目核准及开工所需的支持性文件。

  工程总承包:由设计企业牵头,联合施工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承担海上风电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运行等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过优化设计,设计企业能够提高项目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技术研发:电力设计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探索深远海风电项目的高建设成本问题,推动与海洋渔业、综合能源开发等领域的融合。

  投建营一体化:设计企业通过合作开发获取工程份额,参与项目开发、建设及运营,享受投资收益,实现业务模式升级。

  (二)业务模式特点

  电力设计企业在海上风电业务中展现出以下特点:

  规划先行:与政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项目开发争取政策支持,全面掌握场址信息,为开发商提供专业咨询,抢占市场先机。

  精细化服务:针对中国海岸线长、海域条件差异大的特点,因地制宜优化设计方案,平衡项目进度与经济效益。

  全方位多层次参与:提供从规划、建设到运维、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风电场长期稳定运行,降低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

  持续投入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研发是电力设计企业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涵盖基础结构优化和智能运维技术研发。

  四、电力设计企业海上风电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业务拓展空间广阔:电力设计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与设备厂家联营,推动生产更具技术优势、性价比更高的设备,为EPC模式的高效益提供保障。

  EPC模式转型:凭借前期工作中的优势,电力设计企业能够更好地引导和协助建设单位实施项目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收益:通过参与新能源投资平台或参股项目公司,电力设计企业可以获取长期收益,规避资源置换的短板。

  政策与技术支持:电力设计企业通过参与政策制定和标准体系建设,增强行业话语权,推动业务发展。

  (二)挑战

  技术创新压力: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持续演进,深远海风电场建设环境复杂,对设备性能和安全标准要求极高,电力设计企业面临巨大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压力。

  政策与法规限制: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受到严格的政策与法规监管,电力设计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和法规变化,及时调整设计策略。

  五、电力设计企业海上风电业务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发展趋势

  海上风电业务高速发展:GWEC预测,2024—2033年,全球将新增410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十五五”期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攀升至100吉瓦。

  深远海风电项目比例增加:随着近海资源利用趋于饱和,深远海风电开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精细化成本控制:电力设计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效率、降低变更率,有效控制成本。

  全链条服务延伸:围绕业主的多层次、集成化需求,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提供从项目立项到项目实施的全方位一站式综合服务。

  创新模式发展:通过投资、合资等方式组建企业,推动项目与产品创新,加强产业协同,探寻海上风电基地新发展模式。

  技术突破:面向深远海风电项目,全力突破大功率发电装备、大规模集群控制、远距离输电以及风能多能融合利用等关键技术。

  数字化赋能:探索人工智能与建筑信息模型融合,实现项目全流程管理的业务拓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数字化产品。

  (二)发展建议

  深耕国内市场:以规划为切入点,关注各省市、国管海域风电场规划,巩固并提升企业在国内海上风电市场的地位,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开发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挖掘中东、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潜力,通过国际展会、技术论坛等平台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

  加大技术投入:持续钻研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柔性输电、施工安装平台等关键技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和实验室,促进成果转化。

  探索多元化融合发展模式:开展跨行业合作,实现资源与技术共享,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养殖、旅游、海水淡化等产业的融合路径。

  优化成本控制: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强化规划引领,精准选址布局,推进一体化设计,提高项目整体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与政策与标准制定:搭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桥梁,积极参与政策制定与咨询,深度参与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话语权。

  六、总结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海上风电行业呈现出规模化、深远海化与全产业链化协同演进的发展格局。电力设计企业在海上风电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业务模式从单一设计服务向全产业链延伸,通过技术创新、精细化成本控制和数字化赋能,推动海上风电项目从传统设计咨询向“投资开发-EPC总承包-智能运维”一体化服务转型。未来,电力设计企业需以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以生态协同整合多方资源,以数字化赋能实现技术升级,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助力海上风电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更多风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风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