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行业动态综述
在经历2024年的整体下滑后,中国啤酒产业于2025年初显现复苏信号。尽管现饮渠道仍受消费疲软影响,但以超市、电商为代表的非现饮渠道竞争显著升温。数据显示,头部企业通过加码高端产品组合与创新包装策略,在零售端抢占市场份额。与此同时,行业对多元化、品质化啤酒产品的布局加速,推动整体产业结构持续向中高端演进。
受餐饮业复苏缓慢及极端天气影响,2024年中国啤酒产业遭遇显著压力。全年总产量较2013年的峰值下降超30%,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重庆啤酒作为典型代表,当年实现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微降1.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5亿元,同比下降16.61%。现饮渠道(如餐饮、夜场)表现低迷成为拖累业绩的核心因素之一。
进入2025年后,啤酒产业在政策支持与消费回暖预期下逐步企稳。重庆啤酒一季度数据显示,其营收43.55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4.73亿元增长4.59%。值得注意的是,非现饮渠道成为关键战场——头部企业加速布局零售终端的高端产品线,并通过易拉罐等便携包装抢占家庭消费场景。例如,重庆啤酒高档啤酒(8元及以上)一季度营收达25.7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总营收比重进一步提升,凸显非现饮渠道对利润结构优化的重要性。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啤酒市场正经历从“量”到“质”的结构性转型。2024年以来,精酿啤酒、果味啤酒、无醇/低醇啤酒等细分品类加速渗透,其价格带显著高于传统产品。企业通过提升品质与差异化定位,推动高端化战略深化。以重庆啤酒为例,其主流(48元)及经济型(4元以下)产品虽仍占一定份额,但增长动力已转向高附加值的高档产品线。
尽管高端化趋势明确,但非现饮市场的竞争壁垒逐渐显现。一方面,厂商需强化终端覆盖密度,尤其在大城市市场通过外卖平台等创新渠道触达消费者;另一方面,产品组合策略的差异化成为关键——例如增加小容量罐装、推出季节限定款以满足即时消费需求。
总结展望
2025年的啤酒产业竞争格局呈现两大主线:一是非现饮渠道对份额争夺的白热化,二是高端化转型推动的产品结构升级。在存量市场中,企业需平衡成本控制与创新投入,通过精准把握消费趋势巩固优势。未来,随着多元化产品矩阵的完善和零售场景的深化布局,啤酒行业的增长潜力将持续释放,但竞争烈度或将进一步考验企业的综合运营能力。
更多啤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啤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