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太阳能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新能源,在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5年,一系列旨在推动太阳能板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数据显示,政策的扶持使得太阳能板的装机容量预计在今年将实现大幅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提高太阳能板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而灵敏度可调式太阳能板光源跟踪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途径。
目前,太阳光的跟踪方法主要有视日运动轨迹跟踪、光电传感器跟踪和卫星定位跟踪三种方式。视日运动轨迹跟踪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通过分析日地位置关系,利用球面三角公式等计算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主流算法包括多种赤纬角近似算法,依据所在地经纬度和时间计算太阳赤纬角来调整太阳能板朝向。但这种方式对内部时钟和经纬度设置要求高,若存在偏差,误差会随时间累积,且有一定维护成本。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太阳能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光电传感器跟踪属于闭环控制系统,使用光敏电阻等光敏元件作为传感器安装在太阳能板周围,利用其光敏感特性,在不同光强度下输出不同信号,实现自适应调节和太阳位置反馈。该方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跟踪精度和灵敏度优秀,经济效益良好。
卫星定位跟踪是视日运动轨迹跟踪的分支,通过定位系统完成经纬度和时钟校准,引入闭环控制减少误差,但卫星定位模块电源功耗大,安装成本高,不利于推广。
综合比较,光电传感器跟踪方式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采用四象限型结构的光敏电阻作为光电转换器,分布在太阳能电池板侧面,经实验分析,这种结构在特定入射角范围内,能使太阳能板对侧形成较大阻值差距,具有较高定位精度,最终确定以此方式为基础设计系统总体方案。
系统硬件部分,开关保险与隔离电源模块至关重要。采用电气隔离方式,将动力电路与电气系统隔离,使用不同直流电压,分别满足电机驱动和电路芯片需求,避免电机运行干扰电路。电源输入后并联铝电解电容器抑制噪声和过冲,电机驱动电路采用 DC-DC IC 芯片,并在输出端并联去耦电容、电感和电容,保障系统电源稳定。
自动待机检测模块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当环境光强度低时,四点光强度差异小,跟踪效益低,系统自动待机。该模块使用开漏输出的差动比较器 IC 芯片,正向输入端接入采样电压,反向输入端接入设定电压,通过四路 “线与” 控制电磁继电器,当四路输入信号均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不工作,超过设定阈值则正常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光强度采样放大与光源定位模块负责处理光信号。四路输入信号经运算放大器放大,提高信号负载能力,放大后的信号接入差动比较器比较电压值,确定太阳光线入射方向。为解决单限比较器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出类迟滞回环传输特性的比较器方案,在差动比较器正向输入端串联电位器,实现一定误差范围内电机刹车功能,优化系统性能。
在系统机械设计方面,主流光源跟踪系统按跟踪轴数量分为单轴跟踪和双轴跟踪方式。单轴跟踪方式结构简单,但因太阳视运动,只能保证一年中小部分时间太阳光垂直照射太阳能板,跟踪效果不佳。
双轴跟踪方式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调整,保证电池板有较小阳光入射角,分为极轴式和高度角 - 方位角式(俯仰 - 航向式)。极轴式以赤道坐标系为参考系,通过时角与赤纬角控制太阳能板朝向,结构复杂,难以普及;俯仰 - 航向式以地平坐标系为参考系,通过高度角与方位角控制,其太阳能电池板可任意方向调整,精确度和稳定性高,综合机械结构复杂度适中,被广泛应用。因此,本系统选择俯仰 - 航向式双轴跟踪方式。
综上所述,在2025年太阳能板行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灵敏度可调式太阳能板光源跟踪系统通过对光电传感器跟踪方式的优化,结合合理的硬件设计和机械结构选择,实现了自动待机功能和灵敏度可调。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调节方法简单等优势,相较于传统大型太阳能跟踪设备,更适用于家用、商用等分散式小规模太阳能发电领域,为提高太阳能板的太阳能利用率提供了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对推动太阳能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太阳能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太阳能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