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相关会议及行业统计)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持续发力下呈现结构性回暖态势。数据显示,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三个月减少,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但不同能级城市分化显著。在此背景下,政策端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风险化解,行业转型步伐加快,为未来市场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上半年,中央与地方协同施策,从财政、金融、土地等多维度支持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部联合自然资源部推出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政策,累计收储土地9553公顷,资金规模达4696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两次下调利率,推动个人住房贷款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地方层面出台362次稳市场政策,通过购房补贴、城市更新等举措激活需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较4月减少715万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尽管库存压力缓解,但行业仍面临供求关系调整与信心修复的长期挑战。
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核心城市局部回暖、三四线城市深度调整”的显著差异。一线城市限购政策存在边际放松空间,若外围区域取消限制,或释放超10%的潜在购房需求;而多数中小城市需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税收优惠、公积金支持等手段促进二手房流通与新房去化。
与此同时,房企债务风险化解提速,上半年已有十余家出险企业完成债务重组或重整程序,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下半年政策将重点聚焦“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包括扩大融资协调机制覆盖范围,并针对三季度到期高峰制定应对方案,防止流动性危机恶化为资不抵债问题。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2025年“好房子”国家标准落地实施,明确将居住舒适度(如采光通风、空间布局)作为核心指标,并纳入城市更新统筹机制,在土地、财政等政策端给予支持。数据显示,超60%购房者将此列为首要购房考量因素。
此外,现房销售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多地已在土地出让环节设置相关条件;租购并举与“市场+保障”体系的完善亦需配套基础性制度。例如,通过利率优惠贷款工具降低房企资金压力,同时强化以项目为中心的封闭监管机制,兼顾供给改善与库存控制双重目标。
总结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政策效果初显,但市场分化及转型压力仍存。下半年在“止跌回稳”基础上,行业将加速推进供给结构优化、风险化解与制度创新,通过激活需求端潜力、强化供给质量标准,并依托现房销售等新机制重塑发展动能。随着基础性制度逐步完善,房地产行业有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平稳过渡。
更多房地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房地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