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动力煤是指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的煤炭,主要用于燃料产生蒸汽或热能,以驱动发电机和工业设备。动力煤市场发展受到能源需求以及环保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下是2025年动力煤市场规模分析。
(一)市场规模
2023年全球动力煤市场规模约1.2万亿美元,中国、印度、东南亚贡献超60%消费量。尽管欧美加速脱煤,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仍支撑刚性需求。2023年中国动力煤市场规模达33,264.48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放缓但体量庞大。未来五年,行业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2025-2030年中国动力煤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预测2024-2028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8.36%,2028年有望突破4.9万亿元。
动力煤市场规模分析资料显示全年来看,2023年全年国内动力煤供应量37.7亿吨,同比增长0.2%。同时,在国际供应形势好转叠加国内宽松的进口政策带动下,2023年煤炭进口量创历史新高,且远超往年进口量。2023年煤炭进口量超过4.7亿吨,同比增长61.7%;动力煤进口量3.7亿吨以上,同比增长62.3%。
(二)市场份额
动力煤市场规模分析从动力煤下游消费来看,动力煤的主要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供热、化工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用量最高。广泛的下游应用领域带动中国动力煤行业消费量呈现上涨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中国动力煤行业消费量为30.59万吨。
动力煤生产企业较多,目前上市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伊泰 B股等。从动力煤产量看,中国神华企业动力煤产量的占总产量的9%,陕西煤业动力煤产量的占总产量的4%,中煤能源动力煤产量的占总产量的3%,伊泰 B股企业动力煤产量的占总产量的1%。
(一)市场竞争格局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5(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5%增至2023年的42%。以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凭借资源整合与技术优势占据主导:中国神华2023年动力煤产量达3.2亿吨,营收占比超70%,其“煤电一体化”模式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中煤能源:重点布局煤化工领域,2023年煤制甲醇项目产能突破200万吨,毛利率较传统业务高出12个百分点。
(二)市场价格
2024年国内动力煤市场供需格局持续偏宽松,动力煤价格重心同比继续下移。以山东地区Q5000大卡动力煤到厂价格为例,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年均价在787.94元/吨,较2023年均价下跌10.27%。2024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下滑,进而行业盈利规模进一步被压缩,截止到2024年11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5640.5亿元,同比下降22.4%。
(一)市场政策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动力煤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一方面,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煤炭企业并重组转型升级的意见》,鼓励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安全生产水平[citation:1];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智能化开采、清洁煤技术、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新兴技术正在重塑行业面貌。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建设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逐步实现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等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统一管理[citation:4],标志着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速迈进。
(二)市场展望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这些国家大多数依赖煤炭发电,动力煤仍是许多国家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清洁煤技术(如碳捕捉与存储技术,CCS)和高效燃烧技术的发展,动力煤的燃烧效率和环保性得到了改善。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煤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总体而言,动力煤市场的前景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能源需求增长、环保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地缘政治等。预计未来几年,动力煤市场会持续面临转型压力,但短期内仍会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保持一定地位。
更多动力煤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动力煤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