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银行理财资金持续赋能养老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养老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1.63万只,募集资金总额36.72万亿元。在政策引导下,银行理财资金加速流向养老金融与实体经济领域,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支持绿色产业、中小微企业及区域发展,并成为个人养老金投资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投资者数量突破140万,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彰显了养老金融与市场发展的良性互动。
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保持稳健扩张,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上半年新发产品募集资金36.72万亿元,投资资产合计32.97万亿元,同比增长7.31%。其中,约21万亿元资金通过债券、非标债权及未上市股权等渠道投向实体经济领域,为绿色产业、“一带一路”项目和区域发展提供重要支持。政策层面,养老金融成为银行理财布局重点,理财公司加速推出适配个人养老金需求的产品体系。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资金在养老领域的投入显著提升。上半年新增3家理财公司发行5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已有35只产品面世。通过行业信息平台对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开户投资者达143.9万人,较年初增长46.2%,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此类产品以长期资产配置为核心,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又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成为养老储蓄的重要补充。
在政策引导下,银行理财产品投向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与民生领域:
这一结构优化既响应了“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也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了风险适配的长期投资选项。
截至2025年6月末,持有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总数达1.36亿人,较年初新增超千万。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显著提升(新增1029万人),机构投资者也增加19万个。随着存款利率下降及居民对稳定收益的需求增强,养老理财产品的超额收益优势凸显,成为中长期资金配置的热门选择。
展望
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呈现“规模扩容、结构优化、养老深化”三大特征:通过30万亿级资金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以超140万投资者参与个人养老金理财为标志,养老金融已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未来,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银行理财将继续强化对绿色经济、普惠养老等领域的资源配置,并依托产品创新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元化资产配置及长期养老规划需求。随着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延续,理财资金的持续流入将为实体经济和养老产业注入更强劲动能。
更多养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