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家电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2016-05-03 14:42:4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在行业低迷的背景下,三大白电企业营收出现近三年来集体下滑,格力甚至下滑近三成。它们纷纷转型求变,格力重金投入装备制造业,海尔坚持走轻资产化的互联网路线,而美的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及模式创新

  三大白电巨头美的集团、格力电器、青岛海尔近日相继公布了2015年成绩单。

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受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三家营收出现近三年来首次集体下滑。其中,格力电器营收下降幅度高达近三成,净利润下降超一成,但从净利润率看,格力电器凭借12%的净利润率,依然是三家中最高的。而美的集团的净利润逆势增长,青岛海尔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冰箱、洗衣机、家用空调零售额分别同比下滑2%、4%、3%。而在国内市场,中怡康数据显示,2015年空调零售额同比下降4.8%;2015年冰箱零售额同比下滑1.2%;洗衣机零售额同比微增4%。

  家电行业的低迷促进三大白电企业加快转型,而三大白电企业转型的道路并不相同。中怡康副总裁彭煜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说,格力仍坚持制造;海尔在互联网转型方面大胆尝试与创新;美的现在吸收了格力重产品品质、海尔重模式创新的经验,正变得更实。

  格力“变重”:重金投入装备制造

  与海尔“变轻”不同,格力却在“变重”。

  2015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为977.45亿元,同比下降29.04%;净利润为125.32亿元,同比下降11.46%。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4月中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收入下降“不用慌”。她表示格力电器已经连续三年每年增长200亿元,空调市场需要消化一下,而去年格力主动对空调价格进行调整,有的降价200元~300元,有的甚至降价1000元。

  2016-2021年白色家电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随着空调市场的不断下滑,作为全球最大家用空调企业的格力,多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2015年,格力的生活电器产品,已覆盖抽油烟机、嵌入式消毒柜、IH电饭煲、电压力煲、燃气灶等,此外,还建立起“e+e”智能环保家居系统。今年初,格力电器拟收购珠海银隆公司,进军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更重的投资,在装备制造业。截至去年底,格力电器已成立了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凯邦电机、新元电子、智能装备等五大子公司,设有7个研究院(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环境技术研究院、健康技术研究院、通信技术研究院)、52个研究所、近700个实验室。

  格力电器表示,将继续以空调产业为支柱,大力开拓发展新能源、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模具、手机、自动化设备等新兴产业,将格力“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产业拓宽”,实现多元化稳健发展。

  海尔“变轻”:要成为互联网企业

  2015年,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897.5亿元,同比降低7.4%;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下降19%。

  空调、装备部件是青岛海尔下滑最多的业务,其空调收入同比下降20.6%、装备部品同比下降58.18%,青岛海尔解释称,造成下滑较多的原因分别是同行低价竞争以及业务经销模式调整。

  过去一年,海尔仍然坚持互联网转型,继续走轻资产路线。2015年9月,青岛海尔及海尔香港以4.9亿元将所持青岛特钢70%股权和合肥特钢70%股权,转让给河北钢铁集团下属子公司。这促进海尔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青岛海尔正弱化装备部品业务。

  海尔要成为互联网企业,主要是基于“网器”(智能家电),核心是打造开放平台,整合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智能产品与服务。

  2015年青岛海尔“网器”的销量达210万台,同比增长169%。海尔优家(U+)App自2015年4月正式上线后,累计用户数已超过100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百万。

  基于供应链体系的支撑,海尔定制化产品的数量高速增长,2015年定制化产品订单量累计达到15万台,2016年一季度单季就达到13.3万台的订单量。

  谈及未来发展战略,青岛海尔表示,将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致力于成为互联网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居解决方案。

2016年我国三大白色家电产业布局趋势分析

  美的“变实”:紧抓产品用户效率

  业内曾笑称,美的是“千年老二”,但其实美的在电饭煲、电风扇、电磁炉等小家电领域遥遥领先。

  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84.4亿元,在家电行业整体增速下滑的背景之下,同比微降2.28%;而净利润达127亿元,同比增长21%。

  美的净利润能够实现逆势增长与其四年前推行的产品创新、效率驱动和国际化战略转型有关。

  空调及部件是美的2015年唯一收入下降的业务,去年同比下降11.3%至645亿元。同时,美的冰箱、洗衣机业务逆势增长,冰箱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7%;洗衣机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20%;小家电继续稳固行业龙头地位,实现收入354亿元,同比增长8%。

  与海尔一样,美的也发布了智能家居战略,由空气、水、食物与营养等多个生态圈构成。

  2015年,美的还明确了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双智”战略。2015年,美的与日本安川电机设立了工业 机器人 及服务机器人的两家合资公司,同时参股安徽埃夫特17.8%股权,并增持另一全球机器人巨头德国KUKA(库卡)的股份,积极布局机器人新产业。

  美的、格力、海尔三大白电公司2016年大动作不断,海尔收购GE家电业务、美的收购东芝白电业务、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公司。

  格力与美的竞争一直很激烈。格力电器2015年年报显示,美的集团创始人、大股东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旗下公司,首次成为格力电器第十大股东,引人遐想。

      2016年白电市场运行数据分析

  2016年白电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但与去年相比出现小幅增长,据中怡康预测,2016全年白电整体市场零售额将同比增长1.9%,达到2980亿元。白电主要产品当中,空调受房地产拉动的效果最为明显,预计全年零售量同比增长6.8%,达到4453万台,零售额同比增长6.0%,达到1456亿元。

  冰洗市场一方面得益于下半年经济转暖的推动,另一方面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预计全年冰箱零售量同比增长2.0%,达到3189万台,零售额同比负增长2.1%,达到829亿元;洗衣机零售量同比增长2.8%,达到3418万台,零售额同比增长0.1%,达到600亿元。

  冷柜产品今年表现较差,主要是全国线下商业营业环境不景气,全年零售量同比负增长2.1%,达到680万台,零售额同比负增长8.8%,达到95亿元。2016年白电市场各产品市场表现不一,有涨有跌,全年市场基本已经定盘。2017年如何发展,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四大因素影响市场 2017年白色家电市场整体仍将低迷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白色家电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预测,2017年白电市场规模走势如下:上半年好于下半年,但整体依旧低迷,全年压力大。预计白电市场整体零售额规模同比负增长0.6%,达到2962亿元。白电各品类规模走势情况为,冰箱零售量同比负增长1.3%,达到3148万台,零售额同比负增长1.2%,达到810亿元;空调零售量预计负增长2.3%,达到4349万台,零售额同比负增长1.3%,达到1437亿元;洗衣机零售量预计增长3.4%,达到3536万台,零售额同比仅增长1.7%,达到610亿元;冰柜零售量同比3.4%,达到703万台,零售额同比增长1.2%,达到96亿元,整体市场低迷。上述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影响家电市场消费的关键因素。

  一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良好销售,对明年家电市场的消费带来一定的利好。但是,今年房地产市场更多的消费者是投资型消费者,这些消费者多数是将房屋出租,而这些出租需求给家电市场带来的更多是低端产品的消费。明年二胎出生潮的来临将带来更多的改善型需求,但是这些改善型住宅用户的购买需求能不能有效释放,更多取决于房价会不会有大幅度的下降。从目前形势来看,短期内房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改善型住宅用户的需求不能有效释放,在一定程度上对家电消费是一个利空。

  二是从我国人口出生图来看,2017年新婚人群处于下降通道。这是对2017年家电市场新增购买需求的又一个利空因素。

  三是家电下乡时期购买家电的用户进行二次购买的替换高峰2017年不会来临。家电市场的上一波大牛市启动于2008年,爆量于2009年~2011年,以一般家庭使用大家电的年限10年来计算,家电市场在2017年更新替换的消费者基数依然偏小。

  四是2017年的宏观经济仍将低迷,GDP增长率较今年出现小幅下降,这对2017年家电市场的消费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判断2017年中国白电市场仍将低迷。

  在此背景下,白电产品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第一,由单品智能化迈向系统智能化。第二,健康概念产品受青睐。第三,结构升级稳步推进。第四,儿童家电等针对细分市场的产品将不断出现。第五,颜色成为差异化的竞争利器。第六,嵌入式家电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更多白色家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白色家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