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 我国钢贸行业2016年现状:钢铁化解过剩产能进入实施阶段

我国钢贸行业2016年现状:钢铁化解过剩产能进入实施阶段

2016-07-05 14:19:19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这半年,我整个人就像坐上了过山车,随着钢材价格上上下下,我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的。”做钢材生意的老胡有着20多年的销售经验,却自称对上半年的钢铁市场有些看不懂,“当低迷多时的钢价突然上涨时,我们还觉得莫名其妙,问为什么涨,结果还来不及高兴,3个月时间这价格又跌回去了,真有些昙花一现的感觉。”

  波诡云谲的价格令老胡感到迷茫,而更令他也许想不到的是,这轮钢价的暴涨暴跌也让远在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生产商的心情跟着忽上忽下。

  上涨

  钢价一天上调几次,炸出群内多年“潜水员”昨天记者联系老胡时,他说最近心情非常郁闷,这与当前的钢市行情有关,做了这么多年的钢材生意,很少看到如此的暴涨暴跌行情,“这种上涨太少见了,一天就调价几次,一次甚至每吨上调200多元钱。”

  正如老胡所说,进入2016年3月份以来,钢价就像开了“外挂”一样“蹭蹭蹭”地往上涨。据建筑钢材指数显示,3月1日,该指数是2080元/吨,一周后,这一指数就达到了2560元/吨,较前一日涨280元/吨;4月下旬以后,指数更是连续几次突破“3000”大关,直至冲上3090元/吨的高位,创下18个月以来的新高。

  2016-2021年钢贸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短时间内钢价涨幅之大,让不少从业人员瞠目结舌之余,工作热情也迅速点燃。“那一个月时间里,我的手机每天都没关过,相关的QQ群、微信朋友圈特别活跃,各种调价信息有些朋友每隔一会儿就要发布一次。”老胡笑道,之前这些人都是长期“潜水”状态。

  下跌

  比最高位下跌30%以上,一朝回到零利润时代。幸福来得突然,走得也快。进入5月,钢材价格一路下跌,截至6月6日,钢材指数已跌到2150元/吨,较4月下旬的最高位下跌940元/吨,跌幅超过30%。

  “可以说,钢材市场又进入了零利润状态。”杭州钢铁贸易协会黄先生表示,从一季度钢价持续上涨到如今暴跌,说明该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首先,我们要分析前段时间为什么出现了暴涨。我认为,这主要和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以及当时钢市价格低、库存低、产量低有关。”

  黄先生说,长时间的价格低迷让不少钢企通过采取减产、停产来艰难度日,再加上春节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当时钢市的“三低”局面,所以此次钢铁价格暴涨并非毫无根据。硬币的另一面,价格虽然涨上去了,但是下游的钢铁需求并没有增加。伴随着钢价暴涨,不少停产、减产的钢企又开始大面积复工、增产,势必导致供过于求,钢价下跌。

  “说到底,这轮行情的暴涨和暴跌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某个钢企所能左右的。”黄先生说,不过和以往相比,这轮钢价下跌并没有回到原点,而是呈现逐渐回稳的趋势。随着行业再次进入零利润格局,一些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掀起新一轮的去产能行动。巧合的是,国家发改委近期表示,我国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影响

  钢铁价格暴跌拖累铁矿石价格,进口货值降31.7%。事实上,这轮钢铁价格暴跌不仅让钢企再次激发了去产能化的“积极性”,而且对中国铁矿石进口也带来一定的影响。5月30日,铁矿石现货价格下跌1.2%至50.3美元/吨,当时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钢铁价格暴跌对铁矿石价格形成拖累。

  据专业机构分析,2016年1-5月大中型钢厂进口的自用矿与2015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供应小型钢厂的贸易矿进口大量减少。减少的原因,一是因为去年下半年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小型钢铁企业亏损严重;二是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钢铁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稳步推进;三是环保要求日趋严格,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这三方面的因素致使很多小型钢厂停产或倒闭,进而造成贸易矿进口量大幅下降。

更多钢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钢贸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