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继钢贸和铜之后 融资胶之祸浮出水面

继钢贸和铜之后 融资胶之祸浮出水面

2013-01-01 10:00:4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根据数据,目前青岛保税区的37万吨库存中,有20万吨左右是融资胶或者死货。

  所谓死货,是指那些被高价套牢,再也无法动弹的库存。有业内人士透露,现在保税区的死库存中,最高还有5700美元时入的货。而这些货的货主正是银行,如今他们要面对这些货品估值腰斩的痛苦现实。

  银行是如何变成橡胶的货主的呢?其终极原理和融资铜类似,就是橡胶贸易商们通常会以20%左右的保证金从银行开到90天的信用证,然后迅速买入橡胶船货,这时只要价格不是亏得太离谱,贸易商通常会选择迅速卖出,以套取资金,刨去船货在途的路程,贸易商至少可获得80天以上的资金支配权。这时橡胶贸易商通常会有两种选择,一是把套出的钱继续用于囤胶豪赌。二是干脆拿来放贷吃利差,这样除掉融资成本,他们仍能获得高额的利息收益。“两种用途中,后面一种更受福建、江浙这些南方橡胶贸易公司的欢迎。”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没等货到,胶价就发生大跌。这时,如果在90天的大限内,一些贸易商们对于抬价回天乏术,最终就会下决心弃单跑路,把货扔给银行,宁可损失一点保证金。这种情况下,银行就不得已成了货主。如此一来,融资胶成了贸易商稳赚的买卖,胶价涨时可以大赚,价格一般时也能赚个放贷利差,最坏的情况发生也不过是亏个保证金,反正最后会有银行来买单。2011年,橡胶圈发生了多起这样的弃单事故,引发部分风险意识较强的银行暂停了橡胶贸易融资业务。

  其实,在各种大宗商品中,橡胶融资因为货值低、波动大,且没有升贴水交易模式,起先并不是最获资金青睐的品种。然而近一两年来,很多做融资铜、钢材和棉花的人,因为尝过甜头而大批转入胶市做融资,连昆明一些大地产商的闲置资金也进入橡胶市场。孙一东称:“这部分人搅翻了整个市场。融资胶让船货价格和保税区的现货价格倒挂了100美元,大家仍热衷于买船货。”

  根据青岛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估算,保税区目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贸易商在银行有贸易融资授信。

更多钢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钢贸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