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投保卷入钢贸漩涡 应收代偿净额超17亿

中投保卷入钢贸漩涡 应收代偿净额超17亿

2013-01-01 09:32:5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到,近日,中国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原“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下称“中投保”)被联合资信列入了信用评级观察名单。原因是受钢贸行业风险暴露的影响,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减值准备后,中投保应收代位追偿款净额达17.47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上海地区的诉讼案件中,中投保作为原告的诉讼仍有27宗正在等待开庭。“互保的现象严重,并且有的抵押物变现能力弱,即使能打赢官司,能否追回大部分的代偿款仍需要关注。”11月13日,上海一位熟悉钢贸贷款的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

  钢贸代偿支出倍增

  受钢贸行业风险暴露的影响,中投保的钢贸融资担保业务发生大规模的代偿现象。截至2013年9月末,扣除减值准备后,中投保应收代位追偿款净额达17.47亿元,另外钢贸担保业务的在担保余额仍有0.39亿元。

  中诚信国际一份报告认为,在中国投资担保公司的2011、2012年财报中就显示,其间接性融资担保业务中钢贸行业集中度较高,且集中在上海地区。从其被保客户的行业分类来看,钢材贸易占比为4.69%,排名第四位。

  “当时因为银行很看好钢贸业务贷款的前景,并且担保费也起码有3个百分点,所以不少担保公司都参与了钢贸业务。”上述银行业人士表示。

  2012年6月末,中投保的钢贸通担保余额达32.84亿元。受上海地区钢贸业务系统风险爆发的影响,代偿现象陆续出现。中投保2012年的担保代偿支出同比增幅较大,达到5.66亿元;然而在2013年,中投保的钢贸通担保面临更大的代偿支出压力,代偿情况恶化更为明显。

  评级机构认为,虽然中投保在钢贸融资担保业务中设置了较为齐全的反担保措施,但是较大规模的代偿款追偿进度和实际损失金额仍存在不确定性,并且诉讼周期较长,部分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较弱。

  上述银行业人士介绍,钢贸贷款的通行做法是,若担保公司在钢贸企业的银行贷款中提供担保,担保公司会要求企业提供反担保。其中的措施和抵押物包括:原材料、机器、半成品等银行不太青睐的动产;银行不接受的房产,因为往往已经被抵押过;其他关联方做担保等。

  所幸的是,得益于代偿支出压力的释放、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的流动性支持,中投保目前总体业务仍稳定,流动性水平正常。

更多钢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钢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钢贸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