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旅游产业细分行业分析报告 >> 2016中国低空旅游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2016中国低空旅游发展前景及投资分析

2016-11-22 13:04:50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低空旅游在我国是尚待大开发的领域,目前仅有少数地方常年开行空中游览项目。在大众休闲、“旅游+”、专项旅游大发展的背景下,低空领域的加大开放必将推动低空旅游空前发展。同时,由于这一市场的独特性,有些问题也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充分认识发展机遇与客观分析低空市场

  低空旅游被认为拥有大发展的机遇,主要依据是空域扩大了开放,使之有可能与蓬勃发展的大众旅游相借势,形成前所未有的旅游新增长点。佐证此观点的若干资料有:

  其一,我国低空旅游正处于初始阶段,发展空间很大。2016-2021年旅游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仅有注册通航飞行器1154架,而美国2008年就达到23万架;我国通航机场仅399处,而美国多达19000个;我国通航旅游飞行占比不足1%,目前全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其二,低空飞行企业正处于市场进入期,业务开展量普遍不大,成长空间有很大预期。其三,近年来尤其是当前,政府部门频繁出台促进低空开放的政策措施,必将空前释放政策引领和促进的利好。

  业界该如何研判市场前景呢?我认为,至少有三点是明确的:

  其一,这是专业市场。低空旅游是一个专业驾驶+承载游客的旅游客运,不同于旅游缆车,也不同于邮轮游艇。按照产业链划分,包括三个层面:基础支撑服务(场地服务、空管服务等)、延伸配套服务(人才培训及航空器材维护服务)、以低空旅游为主题的相关服务。

  其二,这是小众市场。低空旅游产品一般为每次人均500-800元,相当于国内旅游1人次的花费,这是相当多的游客承受不了的。即使在通航发展成熟的欧美国家,低空旅游也是小众市场。我国低空旅游2014年收入约1亿元,占通用航空运营收入的1.3%;从全球状况看,低空旅游市场也不大,每年运营收入约为20亿美元。

  其三,这是较难赢利的市场。低空旅游现在是“内热外冷”,虽然通航企业热情很高,但旅游者反应较冷。不仅常态化运营的项目少,能够实现盈利的企业更少。有些景区出于安全等问题考虑,对低空旅游项目的推进持观望态度。

  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与理性的投资决策

  无论是通航企业,还是旅游业界以及相关行业,大都认为低空市场的扩大开放,将使低空旅游迎来大发展的光明春天。对此,人们大多深信不疑,其乐观的依据是:其一,我国人均GDP已超8000美元,跨入了国际公认的有实力“玩儿”低空飞行和旅游的经济阶段;其二,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已经超过40亿人次,从旅游城市和景区年接待量去推测,前50强、100强的都有能力开发低空旅游;其三,文件上说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500座以上通用机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体育产业基地等都将建设通用机场,“覆盖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其四,与发达国家通用航空数量对比来看,我国低空旅游大有发展潜力。因此,对于已经富裕起来的人,应鼓励其尽快购买飞机“玩起来”。但作为一种市场化的业态来说,似乎又该理性研究、另当别论。

  实践证明,低空旅游是一种较为特别的新业态。到2015年年底,在全国281家通航企业中,有149家企业含有空中游览业务,各地正在运营的低空旅游线路约100条。与美国通用航空有20多万架飞机,通航机场2万多个相比,甚至与巴西、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相比,我国低空旅游发展是严重不足的。在这样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领域,已在运营的低空旅游企业却业绩平平,多数处于艰难维持状态。有的文章以“低空旅游困局”来形容,评价这个市场是“认知度不够,赔本赚吆喝”。低空旅游为何会这样温冷呢?从现有的一些数据和资料看,就会发现下列问题:一是产品吸引力不强,价格有些偏高,旅游者不大认账,造成了客源短缺,难以支撑项目常态化运营;二是运营管制多,航线设计不合理,难以联点为线;三是有些景区出于安全忧虑,对开展低空旅游持观望态度。

  可见,低空旅游的温冷并不是飞机太少、企业太少,满足不了游客需求所致,而是产品开发和市场价格的问题。若在这个问题上突破不了,无论通航机场和飞机如何增加,低空旅游业态都不可能有大的发展。就目前的运营成本而言,人均乘坐一刻钟500元似乎已是最低线;这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在心理上是不能承受的。若价格没有继续下调的空间,就只能从产品和营销两方面做文章,其一是开发出15分钟之内一定能够打动游客的空中产品,其二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低空旅游成为旅游选择的时尚,进而影响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习惯。

  我国何时才能闯出一条低空旅游赢利之路呢?恐怕是在必须解决了产品和价格问题以后。由于涉及产品开发、市场培育和游客认知习惯的变化,调整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些经营低空旅游的人士认为,这大概需要10年时间。美国、巴西等国家之所以低空旅游发达,是因为它们已解决了这些问题。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有耐心培育市场的心理准备,一哄而起地进行投资是不理智的。

  三、恰当的机场选址与精巧的产品设计

  低空旅游的发展前景如何,很重要的取决于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因此,旅游的专业思维和市场观念非常重要。

  首先,科学选址机场。它与旅游吸引物的距离远近,既关系到空中飞行成本大小(数千元/小时),也与集散客源密切相关。把机场选在距离旅游吸引物较远的城市,基本上就注定了很难赢利。机场选址应把握:有可使用的低空空域;空域内有具备消费实力的庞大游客基数(百万人次以上);空域内有近距离可供观赏的旅游吸引物。还要考虑季节差异、空域航线限制、政府噪音管制等因素。

  其次,专业设计低空产品。受飞行成本的制约,产品线路规划一定要精当,要让游客尽快进入核心观赏体验区。产品主要有三类:一是以城乡为核心的低空旅游,适于景观特色突出的大都市、古镇古村,如香港维多利亚港湾、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江西婺源篁岭;二是以景区为核心的低空旅游,适于山岳型景区和风光秀丽的湖海江河,如华山、泰山,亚龙湾、三亚南山景区;三是主题化的低空旅游,如运动培训、飞行表演、飞行体验、主题娱乐等,以地域开阔的城市近郊为宜,如草原沙漠区、滨海区域、内陆平原等。

  再次,超值满足游客。对大多数旅游者而言,一次花费五六百元甚至更多去体验低空旅游,其期望值是很高的。如果时间不够长、吸引物不够赏心悦目、飞行体验不够震撼或刺激,游客就不可能满意,也不会有好的口碑效果。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每天能有40多架的低空飞行,并不仅仅在于景色壮观,关键是线路设计和飞出了摄人魂魄的震撼效果。当然,满足游客期望值可以有更宽的思路,既有产品开发层面的,也有产品组合层面的,如水上飞机+游艇、直升机+邮轮/游艇、直升机+陆基活动等。

  四、创新性营销产品与长远性培育市场

  由于广大游客对低空旅游的认知度还比较低,要使这类专项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而富有创新性的营销工作。除了常规的旅游产品营销手段,还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利用新媒体的网络营销,把低空旅游影像立体化地传播出去,建立运营企业与手机客户端的直接联系;二是借助影视片做好宣传营销,如四川的驼峰通航借助《爸爸去哪儿》的拍摄影响,迎来了大量想体验飞行的游客;三是在游客集散中心或游客休息场所播放高清拍摄的低空旅游影片,加大对游客的招徕力度;四是除了与各大旅行社、会展、年会合作外,加强与电商销售平台的合作;五是针对80后、90后做好重点群体营销。

  通航和旅游企业要大力倡导和科普飞行体验意识。现在影响低空旅游的直观因素:一是怕花钱,二是怕事故。有的人至今只坐火车和汽车,出门尽量不坐飞机。做好低空旅游的科普宣传对市场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国外的通用航空发展都是从玩开始,先普及航空文化,之后再逐步发展。我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看到,学校为宣传将要举行的一场篮球比赛,租了一架小飞机在校园上空拉着条幅做广告。拉斯维加斯有“世界结婚之都”的雅号,结婚登记处永不关门,空中婚礼成为除博彩以外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在伦敦,空中观光每天约有15个班次,游客可以观赏大本钟、世界第四大摩天轮、摩天大楼、博物馆等城市景观;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高空观赏,既有直升机,也有热气球,让游客从空中俯览大瀑布,可以获得地面无法想象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10年前,我们难以想象自驾旅游、邮轮旅游、度假旅游会有今天的市场规模,原因是这些市场发育太快了。我们期望,在尽快突破瓶颈性制约以后,低空旅游市场和业态也会快速成长起来,成为更多游客喜欢体验的专项旅游。

更多旅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旅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