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畜牧业行业分析报告 >> 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形势会更好

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形势会更好

2016-12-07 14:24:18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根据中国奶业协会16日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下称《报告》),2015年我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5%,质量安全为历史最好水平。但同时记者调查发现,2015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奶牛养殖企业都遭遇亏损,近半乳制品加工企业业绩下滑。当前我国奶业现状及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详情如下。

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形势会更好

  中国奶业面临三重困境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国产奶“不叫座”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全球奶业遭遇第三波“世界性寒流”,我国奶业难以“独善其身”。去年以来,国际奶价不断下探底线,欧洲奶农游行示威,新西兰奶农跳楼自杀的新闻屡见报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口大包粉价格已由正常时期的2.2万元/吨左右下降至现在的1.5万元/吨,国际国内原料奶成本倒挂,迫使部分企业放弃国内奶源,最终造成国内生鲜乳产能过剩。

  二是产品结构、布局失衡,“倒奶潮”和“喝不起”共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兆彬表示,当前市场上的一两元的“塑料袋”奶越来越少,奶业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是企业流通和广告成本居高不下,低价奶不赚钱了。”

  三是糟糕的舆论环境导致百姓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恢复缓慢。专家表示,三聚氰胺带来的“信任危机”至今仍然存在,更糟糕的是,乳业就此成为舆论最热衷的“棒打”对象,虚假报道和网络谣言四起,进一步摧毁了国民信心。这些高频率转发的谣言,使消费者对乳制品望而却步,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阻碍。

  更令人担忧的是乳业之间的“暗战”。一名业内人士表示,2009年以后中国连续出现上百起针对乳业的安全事件基本上都是虚假或夸大的,其中多数都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当前中国乳业利用食品安全问题打击对手,一打一个准。上海冒牌奶粉事件中就应该有网络水军在背后助推,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

  2017年中国奶业走势分析

  12月6日,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成立三周年庆典活动中表示,明年下半年中国奶业或将触底反弹,走向新的阶段。

  高鸿宾指出,从1978年至今,中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从不足1公斤增至33.8公斤以上,全国奶产量增长迅速。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奶业质量、饲养等方面的水平全面提高。之所以能有这种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奶业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交流和借鉴。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不仅对中国奶业进行研究,还对中国与世界奶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而能对中国奶业的走势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估和判断。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1.51万个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比2008年增长了6.2倍,奶农的专业化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去年,农业部和工信部对生鲜乳购销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了联合督导检查,大部分奶农与乳品企业签订了收奶合同,合作关系正在趋向长期稳定。按照农业部规划,到“十三五”末,全国鲜奶产量将达到4080万吨,年均增加40万吨;奶牛存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0%,比现在提高22个百分点,规模养殖将成为畜牧业的主导力量。

  高鸿宾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奶业非常困难,出现了奶农倒奶、企业拒收的现象。当时大家都很困惑,甚至有些失望,都在研究奶业何时能走出低谷。“多家机构研究认为,明年上半年,中国奶业或将触底反弹,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事实上,今年下半年,奶业的形势与上半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这对于提振奶业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预计明年形势会更好。

  2016-2021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分析我国奶业走势情况认为,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