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奶牛养殖亏损过半:进口奶粉来势汹汹

我国奶牛养殖亏损过半:进口奶粉来势汹汹

2016-01-01 10:37:5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奶牛养殖亏损面超过50%。”这就是当前我国乳业的真实写照,奶业被银行列入“高危”行业的名单,而乳制品价格战似乎成为一种常态。

  一边是高价收购国外原奶,另一边却是乳制品市场销售疲软。很难想象,在一个相对缺奶的国家里,乳业也像钢铁业一样,迎来产能过剩的时代。

  价格战虽然疯狂,销售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这充分反映出当前国内乳企之间的竞争激烈。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去年开始,国内乳企的价格战就已经打响,但是,价格战并没有如期带动销量。与此同时,养殖企业往往会将挤压过的原奶加工,低价销售,从而使得蒙牛、伊利、三元等乳企被动跟随打价格战。

  无独有偶,昨日本报的一则报道,通过对山东潍坊银座超市的调查,发现为迎战中秋消费旺季,乳企纷纷打出促销广告:半价销售、买就送。

奶业

  迎中秋促销,或许只是一个表象。有分析认为,更深层次的一个原因,是国内乳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产能达到饱和。

  来看一组数据。据《2015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披露,2000年我国鲜奶产量只有919.1万吨,奶牛469.4万头,但十五年后,2015年我国鲜奶产量已达到3870.2万吨,奶牛达到1507万头。

  2015年,我国存栏奶牛、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以目前国内需求水平来说,供给基本饱和。

  但是,进口奶粉来势汹汹,对行业产生的冲击不容小觑。中国奶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指出,随着进口奶的侵袭以及国际奶价的持续走低,中国奶业出现了新的隐忧。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6月份共进口奶粉40.78万吨,同比增加18.6%;进口液态奶31.4万吨,同比增加77.55%。

  那么,相关企业的日子好过吗?伊利股份在2016年半年报中的一番表述或许能找到些许答案:当前,国际乳品市场需求增长低迷,全球乳业产能过剩,原料奶供应价格同比下滑,与国内原料奶价格相比,国外奶价更具竞争力,导致国内乳品进口规模扩大。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由于国际奶业过剩,大量乳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致使国内原料奶产量过剩。

  当然,我国奶业想要发展,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就像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奶业20强峰会暨奶业振兴大会上所言,中国奶业仍然“大而不强”,存在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偏高,养殖加工脱节、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品牌不响亮、缺少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等。尤其是当前受进口冲击和消费不旺影响,面临奶价低、销售难、奶农收入减少、企业库存增多等突出问题。更多相关行业信息请查阅《奶业市场调查报告》。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