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如何?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人都知道,补贴退坡在一定程度上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新能源客车市场也如此,在补贴大幅减少之后新能源客车市场也大受打击。
新能源客车逐渐替代传统客车。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数据统计,2015年和2016年两年,传统客车销量降幅累计已经超过30%,而新能源客车生产厂家在最近几年已经发展到了三十多家,占统计企业的60%。不过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骗补查处加严和新的补贴政策出台,客车企业获得的新能源补贴大幅减少。
补贴下滑对新能源客车的打击巨大。在大多数客车企业的营业收入中,补贴都是重要的一部分,另有一部分来自于政府补助。根据几家上市公司过往的财报可以发现,不少企业如果去除补贴和政府补助,其业绩会直线缩水。“靠补贴度日”,是不少上市公司的通病,但是在客车行业中更甚。因此客车行业正在寻求变革,新能源的发展方向仍被长期看好,但是在具体发展方式上有了变化。有变卖家产的,有引入外援的,也有与其他合作伙伴抱团取暖的。
2017年实施的能源汽车补贴新政中,新能源客车的补贴额度大幅下滑,中央财政补贴最高上限降低为30万元,2016年时该额度最高可以达到60万元。中央补贴直接腰斩,同时地方补贴不能超过中央单车补贴的50%,这对于“靠补贴度日”的公司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靠补贴度日”的现象在客车行业随处可见,截至目前大多数客车企业2016年的财报尚未出炉,但通过观察2015年补贴最盛时期各家客车企业出具的财报会发现,其利润与补贴“倒挂”现象十分严重。
面对新形势,客车企业正在设法突围,事实上情况已经开始改变。
曙光股份出售旗下大连黄海100%的股权给威马汽车,而威马汽车是一家新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购买大连黄海意在发力新能源客车领域。事实上曙光股份早在2016年就曾出售旗下的“常州黄海”给常州高新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然而曙光股份自身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过尝试,如去年8月实施定增,该定增涉及布局动力电池等新能源全产业链领域,但是最终定增失败使其新能源汽车计划受挫。随后曙光股份开始出售资产,最为业内知晓的属于曙光股份今年1月将其股权转让给华泰汽车。而华泰汽车目前新制定了新能源发展大计,计划在新能源领域大展拳脚,曙光股份所具备的客车资质是其拓展新能源客车的一个跳板。作为一家老牌客车企业,曙光股份如今通过变卖家产度日,其自身则被其他意欲发展新能源企业所瓜分。
在重重压力下借助外力巩固自身竞争力的企业不止曙光一家。安凯客车1月23日披露一份定增预案,拟募集5.5亿元资金用于中型高档商务车项目、产品验证能力提升项目、数字化管理系统能力建设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中通客车则与坚瑞沃能的全资子公司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通客车未来将完全按照沃特玛创新联盟成员企业的需求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同时沃特玛创新联盟成员企业将与中通客车联合开发纯电动物流车,用于公告申报及投放运营,该项目预计将创收20亿元。
客车企业已经在新能源方面积极突围,完善产业链或者借助外力走出困境。鉴于比亚迪、南京金龙等新势力的崛起,客车企业的新能源发展正面临外部势力的层层渗透。
反观目前新能源汽车中的龙头企业宇通客车,它之所以能保持领先,与其自身一直使用自主研发的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在产业链统筹方面稳步规划有很大关系。
事实上,客车企业今年被重组的案例很多,一些意图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公司通过对濒临倒闭的客车企业收购重组以进入该行业。比如以首家非传统造车企业身份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长江汽车,就是在重组杭州客车厂的基础上向造车目标迈进,而吉利商用车项目则是收购了此前在四川南充的东风南充汽车公司。
合纵连横、抱团取暖,不少客车企业已经意识到,单纯依赖补贴的商业模式不会长久,对企业自身的伤害性极大,只有选择自主研发、苦练内功,或与外部力量合作才有可能避免被收购重组的命运。
新能源客车2017年或将放量。2017年第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的车型中,包括客车76款,乘用车74款,物流车34款,燃料电池车1款。此次推荐目录是在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占整车质量比重的审查要求,呈现出向具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在2016年中纯电动客车压抑较大,在市场逐渐走向稳定的时候,预计新能源客车将在2017年第二季度中放量。
通过对2017年中国新能源客车行业现状及布局分析认为,新能源客车行业市场整顿仍将持续,相关车企需要未雨绸缪,加大力度进行产品研制和转型升级。
更多新能源客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客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