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铝压延加工企业数量为1829家。从我国主要铝型材企业的运营状况来看,2017年我国主要铝型材企业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产量有所下滑,库存有所减少。下面进行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铝行业分析表示,2017年12月对全国150家铝型材企业进行调研显示,12月铝型材企业产能利用率55.70%,环比减少3.11%,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淡季行情凸显;150家样本企业12月铝型材产量52.62万吨,产量环比减少0.96%,12月底铝型材成品库存环比减少13.88%,原料库存环比减少14.17%。
从企业规模来看,各不同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产能介于5万至10万吨的大中型企业产能利用率环比降幅最小,降幅只有0.16%;而产能大于10万吨的超大型企业降幅也控制在1%之内,这主要是受行业淡季、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影响,产量均有所下滑,但是2017年的另一特殊情况是,环保等因素导致环保资质不达标小厂的部分订单流向大型企业,支撑起大型企业的开工。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规模基建投资、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铝型材行业得到了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全行业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在迅猛增长。因此,进口铝材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减少,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尤其在高端铝合金方面,基本被美国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德国克鲁斯铝业公司和日本轻金属公司所垄断。从2017全年和2018前2个月我国铝型材的进口区域来看,日本、美国、俄罗斯、德国是我国最大的铝型材进口国。
国内高性能铝材依赖进口与我国高性能铝合金的制造技术相对落后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生产技术,一直被美国、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视为核心技术秘密,对外严加封锁。
以航空铝材为例,中国铝材技术相对薄弱。目前国内C919大飞机主要使用的铝锂合金量占整个飞机材料的65%左右,国产材料占比较低,主要依赖进口。总体来说,中国共有约24种金属材料需要依赖进口,其中的17种材料均为日本企业提供,占比70.8%。
不过,近些年我国走在前端的铝业集团逐渐突破技术重围。2016年12月,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专项攻关,中铝西南铝最终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掌握高强高韧7050铝合金预拉伸厚板生产技术的企业。该技术的成功研发与应用,全面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关键领域制造技术的封锁,使我国相关制造技术水进入到了国际先进行列。以上便是铝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所有内容了。
更多铝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铝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