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互联网医疗覆盖医疗全领域

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互联网医疗覆盖医疗全领域

2023-01-10 14:05:45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互联网医疗覆盖医疗全领域,我国互联网医疗线上完全可以实现。当下,互联网医院作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承载形式之一,区别于公立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同时还延伸出了很多新的服务态势,包括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等。以下对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分析。

  中国互联网医疗服务类型渗透率中,在线问诊渗透率最高,渗透率为55.6%。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预计在线预约挂号渗透率47.2%,医药电商渗透率44.9%,慢病康复管理渗透率为38.3%,医用医疗器械渗透率为33.5%,可穿戴设备渗透率为24.8%。

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互联网医疗覆盖医疗全领域

  疫情之后,互联网医疗产业迎来最好的时代。互联网与医疗产业的结合将产生包括互联网在线诊疗、医药电商、互联网+健康管理等全新的业态。互联网医疗,代表了医疗行业新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和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医疗需求之间的矛盾,是卫生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的医疗发展模式。现从三大布局状况来分析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

  1、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尚小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占网民的22.1%,相比于其他网络应用,互联网医疗的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其中,诊前环节的互联网医疗使用率最高,在线医疗保健信息查询、在线预约挂号和在线咨询问诊总使用率为18.4%;在医药电商和互联网健康管理等领域,使用率分别占到网民的4.6%和3.9%,而在慢病管理、预约体检、健康保健等O2O医疗健康领域,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用户比例还不到网民的1%。

  2、互联网医疗基本实现闭环

  互联网医疗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在中后端发展更为集中迅速,主要体现在对“医疗”和“药品”领域的互联网化。在医疗领域,“互联网+”已经逐步覆盖全医疗流程——健康管理环节出现了日常管理应用,诊前环节则出现了在线问诊平台、在线预约挂号及在线导诊服务;诊疗中环节正在逐步实现远程问诊和诊疗结果的在线查询,诊后的慢病管理环节,已经出现了医患在线平台、慢病管理应用、可穿戴硬件健康设备、健康保健O2O服务等。在药品领域,问药、购药、用药几个环节上则形成了由在线药品信息平台、医药电商和药品O2O、医患平台和在线药事服务的医药服务闭环。

  3、互联网医疗市场多方布局

  在经历了互联网医疗元年的快速发展后,互联网医疗仍被视为蕴含巨大潜力的市场,各家都在加紧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也由此形成了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公司、医药产业链企业、地产保险等众多企业“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大型互联网企业更多是通过资本收购方式快速搭建起医疗健康生态的框架,传统产业链参与者及创业公司则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切入垂直细分领域。尽管目前尚未有平台形成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但已有一些平台初步获得了用户规模和品牌价值,并开始向产业的多个环节延伸,尝试构建医疗生态。

  政策放宽互联网医疗产业限制,国内互联网医疗保持高增长态势。当前互联网医疗目前纳入医保报销部分,仅复诊诊疗费用,而对于复诊药品线上购买和医保报销以及新冠首诊费用和线上药品购买和医保报销,仍需等待后续政策推进。在市场政策环境向好和医疗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医疗服务、医药电商等领域布局,寻求需求端、支付端、供应端的业务增长点。

  以上就是2023年互联网医疗产业布局的大致介绍了,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更多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