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 线下布局成打通医保前提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 线下布局成打通医保前提

2021-01-01 20:57: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医疗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能量。截止2020年6月,我国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2.76亿,占网民整体的29.4%。尽管互联网医疗跨越空间的优势发挥了巨大价值,但动脉网发现,在手握资金和大规模用户的现状下,企业却正在抓紧布局线下。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

  近些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00亿。目前,互联网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问诊咨询、疾病管理和在线药房等服务。而在其中,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慢病管理业务普遍看好。

  近日,《2020年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白 皮书》发布。据了解,这份《白皮书》从发展背景、市场现状、企业案例、患者调研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互联网慢病管理进行了分析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指出,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在公立医院外的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2300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互联网慢病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慢病管理平台提供线上复诊随诊、送药上门、指标监测、用药指导、不良反应干预、医保支付、健康科普等服务,有效弥补传统慢病管理中存在的患者缺乏专业指导、不便捷、依从性差等痛点,因此注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前景。而疫情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则进一步助推了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的加速发展。

  据了解,早在2018年,国家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就提出要积极推进将“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入到慢病管理中。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有效降低就诊门槛,提高依从性和管理效率,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从疫情暴发到常态化防控,国家多次发文鼓励线上慢病管理服务。

  2020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13个部委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下称《意见》)中,也提出要积极推动发展互联网医疗,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同时,《意见》还明确鼓励在线购药升级与创新。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印发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中提到,要完善“互联网+”医保支付政策。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前提下,将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该项工作将由医保局、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优先保障门诊慢特病等复诊续方需求。门诊慢特病患者在线上复诊续方发生的诊察费和药品费,优先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各地将逐步扩大医保对常见病、慢性病“互联网+”医疗服务支付的范围。

  从整体来看,一系列政策,正在逐渐打通线上医保支付的的整个链条。在此背景下,业内预计,未来互联网+慢病管理赛道,或将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而自身拥有医疗资源、医疗资源整合调度能力要自己平台学科建设能力的企业或将迎来更多发展机会。

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

  线下布局成打通医保前提

  互联网医疗平台能连接全国范围内的医生资源、患者资源和产业资源,具有跨地域的属性。然而,从纳入医保的角度看,又具有一定障碍。

  目前,医保以市级统筹为主。在线下,患者以本地就医本地报销为主,以异地就医本地结算为辅,支出的也都是参保地的医保基金。但互联网医疗异地就医结算尚无明确规定。因此,互联网医疗平台若要纳入医保支付,须在相应的统筹地区落地,与当地医保对接,整合医疗资源为当地参保者服务。若要在多地接通医保,则需在多个区域落地。

  目前,微医互联网总医院已在全国各地落地30家互联网医院,其中17家成为医保定点机构。2020年2月,医联旗下的成都高新海尔森互联网医院也打通了在线个账医保支付通道,成都参保患者可使用医保个账支付在线复诊和药品费用。

  平安好医生旗下互联网医院于2020年3月接通了湖北省级医保在线支付。此后,旗下互联网医院又在银川、东莞等地实现医保支付。

  此外,2020年7月,健客集团投资建设的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方舟互联网医院与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人社局签署互联网医院医保定点协议,为当地参保患者提供复诊开方送药以及在线医保报销。

  由此可见,平台在各地落地互联网医院,才能成为纳入当地医保的主体。而互联网医院必须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设,无论是自建实体还是与实体合作,线下布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更多互联网医疗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互联网医疗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