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上海土地市场随着政府供地节奏加快、竞买人数扩大、部分地块自持比例取消、资金冻结期调整等土拍规则修改后,土地市场开始回暖。
2020年上半年,上海共成交93宗经营性用地,规划建面合计848.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47.4%,土地出让金总额1252.4亿元,同比上涨121.3%,成交楼面均价14761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4.4%,平均溢价率4.0%,与去年同期大体一致。
商品住宅用地成交48宗,规划建面合计530.2万平方米,同比上涨65.5%,土地出让金总额935.5亿元,同比上涨136.2%;成交楼面均价17830元/平方米,平均溢价率5.2%,较去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除了商品住宅用地,2020-2024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上海的商办用地成交37宗,规划建面合计207.3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17.0%,成交金额240.1亿元,同比上升111.1%;楼面均价11580.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49.4%,平均溢价率0.85%,较去年同期下降26.08个百分点。另外,租赁住宅用地成交6宗,规划建面合计80.1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9.1亿元,楼面均价3630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规则的调整,提升了房企在上海土地竞拍的热情。自上海土拍规则调整以后,5月、6月上海共出让28宗涉宅用地,仅9宗地块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为11.6%。而2017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上海溢价率超过10%的住宅用地仅有3宗。
2020年4月开始,一些地块在出让方式上做了不少调整,包括竞买人数扩大、缩短保证金冻结期、取消15%租赁住宅自持比例等。
2020年上半年,上海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1327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22.9%,溢价率4.5%,较2019年同期提高3.8个百分点;商品住宅用地成交楼面均价1783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2%,溢价率5.2%,较2019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从溢价率来看,上半年,溢价率最高的地块为闵行区浦锦街道芦恒路北块居住小区3-8地块,溢价率164%,竞得人为上海闵行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商品住宅用地中,溢价率最高的为临港NHC10101单元06-01地块,溢价率为53.13%,竞得人为万达。
从商品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南汇、宝山、嘉定和青浦4区,4区成交面积占比合计68.5%。其中南汇成交面积占比全市最高,达32.2%。市区仅2宗商品住宅用地成交,成交面积占比仅3.8%,低于2019年的7.3%。
从成交金额来看,南汇、青浦、嘉定、宝山4区同样位居前列,4区土地成交金额占比合计68.8%;其中,南汇成交金额占比全市最高,为19.7%。
得益于上海土拍政策的调整,2020年上半年各阵营房企积极入沪拿地。中指院数据显示,48宗商品住宅用地被36家房企分获。其中,万科、中海、保利等头部阵营房企,新城、招商、金地、旭辉、阳光城等第一阵营房企,万达、正荣、建发等第二阵营房企均有所斩获。此外,大名城、大家房产、中建东孚、宝华、景瑞为代表的中小型房企也表现不俗。其中,大名城上半年在多个区域竞得5宗宅地、金地在青浦、嘉定共竞得3宗宅地,建发在宝山、闵行各获1宗宅地,万达在临港也连获2宗宅地,拿地态度积极。
在一线城市的引领下,各线城市出现上行趋势。滞后的网签数据开始恢复,以新建商品房数据为例,整体6月单月房地产市场成交数据已经同比上涨,大部分城市开始超过去年同期,也是疫情后第一次出现。
6月份的房价上涨可视为二季度整体市场复苏的延续,上涨趋缓,一方面是部分城市购买力快速透支,导致成交缩量,另一方面则是调控整体预期收紧,购房者趋于理性所致。
目前70城新房价格已经连续62个月上涨,70城二手房价涨幅为0.31%,环比略有扩大,仍处于“合理”区间,目前货币环境较为宽松,房价有一定上涨的动力,但信贷政策和调控政策仍然严格,房价短期快速上涨脱离合理区间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2020年下半年楼市调控依然会保持谨慎态度,尤其是针对需求侧政策。对于之前出现过热苗头以及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政策的收紧力度会持续加强,这一点在已经出台的政策中就可以清晰看到。
更多房地产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房地产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