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现代农牧业体系中,生猪产业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菜篮子”稳定,还对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有着关键影响。近年来,生猪产业发展备受关注,受到政策调整、市场供需变化、疫病防控等诸多因素影响,行业发展态势复杂多变。深入研究生猪产业的韧性水平、影响因素,并探寻提升策略,对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猪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生猪产业韧性涵盖抵抗、恢复、创新和再组织四方面能力。抵抗能力体现产业面对冲击时的反应强度,恢复能力关乎受冲击后恢复原状的速度与幅度,创新能力是恢复原有状态或探索新发展路径的能力,再组织能力则是产业稳定后的再度发展能力。
基于此,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0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如抵抗能力从产业基础、政策支持、资源禀赋考量,涉及行业总产值、财政资金、玉米产量等指标;恢复能力涵盖产能基础、生产效率、疫病防治等方面,像能繁母猪存栏量、料重比、疫病指数等;创新能力关注科技人才与创新投入,用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投入衡量;再组织能力从外部适应和市场环境出发,以猪肉进口量、猪肉价格消费指数等反映。各指标根据对产业的作用分为正向和负向,为后续精准评估产业韧性奠定基础。
为科学测度生猪产业韧性,采用熵权法、影响因素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选取2000-2023年我国31个省份(除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生猪产业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布瑞克农业数据库及多个统计年鉴,缺失数据通过线性插值法处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熵权法能剔除主观因素影响,依据指标变异程度确定权重。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再计算比例和熵值,进而得出权重和韧性指数。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计算影响因素贡献值、指标偏离度和障碍度,找出影响生猪产业韧性的关键因素。耦合协调度模型则用于评估抵抗、恢复、创新和再组织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协同发展状况。
2000-2023年,我国生猪产业韧性综合指数在0.0135-0.0907间波动上升,年均增长率约9.21%。2000-2006年,产业处于初始阶段,规模小、技术落后,指数先升后降再缓升。2007-2013年,产业进入规模转型期,国民经济增长带动市场扩大,指数波动快速增长。2014-2023年,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提质增效,但受政策和市场因素影响,指数有起伏。如2016年因《食品安全法》实施等因素下滑,2019年因政策支持和市场供需变化大幅增长,2021年因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指数和增长率下降,2022年又因市场回暖回升。
分指数来看,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指数波动上升,创新能力指数稳定上升,再组织能力指数先降后升。2008年后,创新能力指数逐渐超越再组织能力指数。2020年,受疫情影响,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指数上升,再组织能力指数下降。
从障碍度分析,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障碍度是制约生猪产业韧性发展的主要因素。2000-2020年,不同阶段关键障碍因素不同。2010年前,财政资金、料重比、猪肉消费能力等影响较大,反映出当时产业受资金和产能制约明显。2010年后,猪肉消费能力、产量、进口数量等因素作用凸显,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养殖规模对产业韧性影响加深。
具体到2020年,排名前5位障碍因素障碍度之和达73.56%,包括猪肉消费能力、猪肉产量、猪肉进口数量、猪肉价格消费指数等,这些因素从市场供需、价格波动等方面对生猪产业韧性构成挑战。
2000-2023年,生猪产业韧性耦合协调度指数波动上升。2000-2008年,产业处于初始阶段,在政策扶持下稳步发展,指数平稳提升。2008年后,产业快速发展但也面临诸多冲击,指数波动上升。2019年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指数快速上升,2021年随着市场供需平衡恢复,指数回落。整体来看,目前耦合协调度指数虽稳步上升,但尚未达到平衡状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意味着产业各方面协同发展还有优化潜力。
为提升生猪产业韧性,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可从多方面着手。生猪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政府加大财政补贴,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育种、疫病防控等;实施差异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稳定产能,强化监测预警,确保存栏量合理;提升种植技术,保障饲料原料供应;加强良种选育,提高母猪生产力和生猪生产性能;精准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推动规模化养殖,提高生产效率。
强化全产业链协同整合,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各环节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优化产业布局,依据各地实际科学规划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环节。完善疫病防控体系,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提升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
强化产业与环境耦合协调,根据市场供需调节储备肉投放和进口,稳定市场价格。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公开,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养殖户环保意识,创新种养结合模式,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生猪产业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地位重要,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发现,2000-2023年产业韧性综合指数虽呈波动增长,但仍面临不稳定因素,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障碍度是主要制约因素。耦合协调度指数虽有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需通过完善政策、协同产业链、促进产业与环境协调等措施,提升生猪产业韧性,实现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保障市场稳定供应,推动农业经济持续繁荣。
更多生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