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综述:近期生猪市场呈现显著波动特征,出栏量在节后出现季节性反弹,交易均重维持高位对供应端形成持续压力。随着气温回升与消费结构调整,肥标猪价差收窄正重塑养殖策略,预计二季度生猪市场将面临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生猪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12月受春节假期影响,全国生猪出栏量连续下降。进入3月份后,随着节前压栏增重产能集中释放,监测样本企业当月出栏量达到1509.24万头,较上月增长20.27%,同比增幅扩大至25.81%。数据显示,养殖端出栏计划完成率达105.30%,部分猪源提前出栏特征明显。4月份企业出栏计划环比再增0.82%,预示供应压力将持续传导。
生猪交易体重在13月呈现"V型"波动,由年初的124.11公斤降至节前低点122.23公斤后快速反弹,至4月初已攀升至125.41公斤。这一数据超越2024年上半年峰值水平,仅比2025年下半年最高值低0.58公斤。养殖盈利与肥标猪价差(年初0.93元/公斤至1月高点1.20元/公斤)形成双重支撑,促使节后压栏增重持续。但3月以来价差快速收窄,截至4月9日已降至0.28元/公斤,预示大体重生猪的市场优势正在消退。
随着气温升高及终端消费结构调整,北方屠宰企业对130公斤以上肥猪开始实施50元/头扣减政策。预计5月份肥标价差可能转负,倒逼养殖端加速出栏节奏。当前生猪交易均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在标猪价格窄幅震荡背景下,体重下降将直接提升适重猪源可售量。综合供应计划与市场反应推演,4月出栏量有望延续环比增长态势,进一步加剧阶段性供需失衡。
(总结:2025年生猪市场正经历从节前压栏到主动去库存的结构性转变。交易均重指标作为关键变量,既反映了养殖端利润考量,又成为供应弹性的重要调节器。在肥标价差逆转与季节性需求放缓双重作用下,二季度市场或将面临更大的出栏压力,建议产业链各环节密切关注体重调整节奏和终端消费复苏进展。)
更多生猪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猪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