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在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背景下,煤电作为基础电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国家近期出台的新一代煤电升级方案,通过技术标准升级与市场空间扩容,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煤电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明确将从深度调峰能力、响应速度和能耗效率三个维度提升煤电机组性能。该方案直接呼应了去年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规划,通过制度性安排强化煤电在新能源消纳中的调节作用。政策体系的完善标志着我国正加速构建"风光为先、煤电托底"的能源供给新格局。
实施方案提出的具体指标要求具有显著进步意义:深度调峰能力需达到40%60%负荷范围持续运行,一次调频响应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单位供电煤耗降低5%以上。这些量化标准不仅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改进方向,更通过能耗约束倒逼企业采用先进燃烧控制、快速启停等创新技术。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形成覆盖80%现役机组的改造网络。
据测算,未来三年我国火电灵活性改造规模有望保持每年1.6亿千瓦的增长态势,对应市场规模达100200亿元/年。这一数字背后反映的是设备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包括汽轮机变频系统升级、智能控制装置安装以及储能耦合等配套工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相关技术供应商和工程服务商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结来看,此次煤电升级改造不仅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更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通过提升存量机组的灵活性调节能力,在保障能源供应可靠性的同时,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创造更大消纳空间。随着政策落地和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煤电将完成从单纯发电主体向系统调节枢纽的角色转变,持续释放其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支撑的价值潜力。
更多煤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