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针对医疗、金融、教育培训等民生领域及互联网广告乱象展开专项整治。这一行动旨在通过强化监管执法与长效机制建设,构建放心消费环境,助力提振内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广告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消费需求的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将2025年作为关键节点,围绕医疗药品、普通食品、金融理财、教育培训及互联网广告五大领域开展专项整治。通过集中清理虚假宣传、误导性表述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神医神药”“保本高息”“包过证书”等典型乱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针对医疗、药品及医疗器械广告,监管部门将从严查处虚构治愈率、夸大治疗效果的违法内容。特别是宣称能根治癌症绝症或近视康复等误导性表述成为整治重点,旨在消除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虚假信息传播渠道。
在普通食品领域,重点打击混淆功能界限行为。依法查处虚构保健功效、疾病治疗功能的广告内容,并对“零糖零卡”“无添加防腐剂”等缺乏依据的宣称加强核查,确保食品广告真实反映产品特性。
针对金融类广告,重点监控面向低收入人群、学生及老年人发布的贷款广告。严厉打击以“免审核”“零利率”“保本无风险”为噱头诱导消费者的行为,防范因虚假承诺引发的金融消费纠纷。
对职业技能培训类广告实施精准监管,严查虚构国家机关认证资质、编造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宣称“包就业”“快速致富”等扰乱就业市场的违法行为。通过多部门协同执法净化教育市场环境。
针对新兴媒介特点,《通知》要求强化对“软文广告”和AI生成虚假代言的监管,督促互联网平台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建立广告合规体系、完善审核机制,从源头减少违法信息传播风险。
此次整治强调应急监管与长效机制并重:一方面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执法行动,另一方面推动行业规范建设。市场监管部门将结合企业合规指导,帮助市场主体理解法规要求,提升自律水平,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行”的治理目标。
通过系统性治理,广告市场秩序将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将更加透明可信。此举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宣传侵害,更能促进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坚实保障。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持续巩固成效,推动广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更多广告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广告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