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首季度,医美行业的三家领军企业——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下滑成绩单。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传统医美企业正在经历的转型阵痛,也揭示了行业内部深层次的变革与挑战。从营收下滑到战略调整,从市场竞争到管理困境,三巨头的表现成为行业未来走向的风向标。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华熙生物,曾被誉为“玻尿酸行业翘楚”,其业绩的骤降令人瞩目。自2022年创下63.59亿元营收巅峰后,公司营收已连续下滑,至2024年跌至53.71亿元。净利润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从2022年的9.61亿元骤减至2024年的1.74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再度下降58.13%。
华熙生物的业绩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公司正处于“第三次战略升级”的阵痛期,专注于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大新兴领域。这一转型伴随着管理成本的显著增加——从2022年至2024年,管理费用从3.93亿元增至6.58亿元,管理费用率也从6.18%上升至12.26%。
公司解释称,管理变革导致的职工薪酬增加以及产能布局带来的折旧摊销费用上升是主要原因。2025年3月,华熙生物进行了管理层的大规模调整,三名副总经理被免职,同时财务总监和供应链负责人晋升至管理层。这一人事变动似乎与公司对当前形势的判断相吻合:“我们的组织结构和人才储备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华熙生物相比,爱美客的跌幅略有收敛,但同样遭遇了增长的瓶颈。2024年爱美客的营收增速下滑至5%的历史低点。自2015年以来,爱美客的营收逐年攀升,从最初的1.12亿元、1.41亿元等区间,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28.69亿元,直至2024年达到30.26亿元。
尽管其明星产品“嗨体”在2024年仍实现了3.14亿元的销售额,但溶液类和凝胶类注射产品的增速均已降至个位数。具体来看,溶液类注射产品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17.44亿元,同比增长4.40%;凝胶类注射产品营业收入为12.16亿元,同比增长5.01%。
爱美客的策略转向引人关注:一方面,加快产品更新换代,2024年完成了“紧恋”和“濡白天使”的延续注册;另一方面,积极并购,开拓肉毒毒素、司美格鲁肽、米诺地尔搽剂等新领域。然而,其以13.86亿元收购韩国REGEN的战略布局亦可能面临不确定性。
昊海生科则展现出在医美领域的独特优势。2024年财报显示,昊海生科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6.98亿元,同比增长1.64%,归母净利润为4.20亿元,同比增长1.04%。作为一家综合性生物医药企业,昊海生科的业务遍及眼科、医美、骨科等多个领域。
在医美领域,玻尿酸产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拥有包括“海薇”“姣兰”“海魅”和“海魅月白”在内的多款产品。特别是“海魅月白”,这是昊海生科在2024年7月新批准的第四代玻尿酸产品。2024年,其医美与创面护理业务板块的营收接近12亿元,占总营收的44.38%,其中玻尿酸产品收入超过7亿元,同比增长23%,但增速已从2023年的95.54%大幅下降,呈现出增长乏力的迹象。
昊海生科正在尝试通过引入胶原蛋白、羟基磷灰石微球等新材料来实现业务突破。尽管如此,医美的增长仍难以弥补集采政策导致的利润下降。
目前,新兴替代材料正在重塑市场版图,羟基磷灰石因其能促进胶原蛋白再生而备受青睐,重组胶原蛋白也被看好,认为其具有强劲的成长潜力。预测显示,重组胶原蛋白有望复制透明质酸的辉煌,从供应链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突破,到需求端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市场空间也将不断扩大。
然而,除了来自新兴竞争者的挑战,审批门槛也成为制约行业增速的重要因素。国内对三类医疗器械的高要求,使得研发周期长、难度大、环节多、投入重,因此拥有合规产品的公司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总结
医美行业的三巨头——华熙生物、爱美客和昊海生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从营收下滑到战略调整,从市场竞争到管理困境,三巨头的表现成为行业未来走向的风向标。面对行业的变革,三巨头采取了不同的战略应对:华熙生物实施了激进的改革,爱美客采取了更为稳健的创新策略,昊海生科则尝试通过新材料实现业务突破。未来,谁能在材料科学上率先取得突破,谁能在商业化体系上更有效率,谁能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保持创新,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更多医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