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美广告规范升级: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监管新指南

医美广告规范升级:市场监管总局出台监管新指南

2025-05-14 12:51:0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加强医疗广告领域治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5月14日发布《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该指南聚焦医美行业乱象整治,明确细化广告审查标准与处罚规则,旨在净化医疗广告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明确医疗广告监管基本原则与处罚梯度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医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市场监管部门在查处医疗广告时需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结合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实施差异化处理。指南首次系统划分了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及从重处罚的具体情形,例如轻微违规且未造成误导的可免于行政处罚,而情节严重或存在主观恶意的行为将面临顶格处罚。这一分类标准为执法提供了更精准的依据,兼顾规范效率与公平性。

  二、轻微违规可免罚,严控误导性内容

  指南指出,若医疗广告仅包含机构名称、地址等基础信息且与执业许可完全一致,则适用《行政处罚法》中“不予处罚”条款。但若发布虚假诊疗科目或床位数等关键信息,并可能影响患者就医选择的,将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处以罚款。此举既避免过度执法对合规机构造成负担,又强化了对实质性误导行为的惩戒力度。

  三、虚假医美宣传将被重罚,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

  针对虚构医生推荐、冒用患者案例等虚假医美广告乱象,指南明确可直接认定为《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规制的“虚假广告”,最高罚款额可达广告费用五倍。若涉事机构通过伪造资质或编造疗效牟取暴利,并涉嫌构成诈骗罪或虚假广告罪,则需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严禁制造容貌焦虑,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医美行业因过度宣传“颜值经济”引发社会争议的问题被重点提及。指南强调,若医疗美容广告中出现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夸大效果诱导消费,或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设计营销内容的行为,均属于违反《广告法》第九条第(七)项的禁止性规定,可依据第五十七条处以10万至200万元罚款。这一条款直指行业痛点,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更全面的保护屏障。

  五、压实互联网平台责任,完善行刑衔接机制

  指南首次将互联网平台纳入监管体系,要求其建立医疗广告审核机制并留存发布记录。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广告违法仍予展示,则与医疗机构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同时,对涉及广告金额巨大、多次违规等情形的案件,必须启动“行刑衔接”程序,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对接。

  总结

  《医疗广告监管工作指南》通过构建“分类处置+重点打击”的监管框架,既为医美行业发展划定了清晰法律边界,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可操作性工具。其创新之处在于将抽象的立法原则转化为具体场景下的判定标准,尤其针对容貌焦虑营销、未成年人保护等社会关切点制定针对性规则,标志着我国医疗广告治理从“事后查处”向“源头防控”的升级转型。随着该指南落地实施,医疗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也将更加完善。

更多医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