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水务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管网修复、污水处理以及节能降碳需求日益增长,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舜禹股份以供水业务为核心,积极拓展水环境治理领域,构建“供水+水环境治理”双轮驱动模式,并通过智算低碳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61.14万元,净利润1,364.98万元,展现了其在行业转型中的强劲发展潜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在二次供水领域,舜禹股份基于大模型、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高端装备并打造城市级全域应用案例。通过供水全链条的多级协同调度,公司充分发挥系统的节能降碳潜力,并提供从研发设计到管理维护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2024年,二次供水业务收入占比54.65%,其中综合运维服务收入增长67.56%,标志着公司从设备销售向服务型模式的成功转型。此外,公司的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成为唯一入选的水务类装备产品,彰显了其技术领先性。
在污水处理领域,舜禹股份以“城市更新污水处理智慧低碳技术”为核心,重点布局分散式污水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及城市流域生态治理等细分领域。通过整合“天空地”新技术体系,结合智慧水务云平台,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网厂河湖一体化智慧运维。2024年,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占比44.42%,其中项目运营收入增长57.72%,表明公司在运营服务领域的持续拓展成效显著。
2024年,随着城市更新需求和高品质供水趋势的推动,二次供水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更新释放出千亿级市场空间。二次供水设施改造需求显著,“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预计达500600亿元;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到2027年将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目标超过73%。此外,“十四五”期间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将新增1300万立方米/日处理规模,并改造1000万立方米/日存量设施,总投资约3000亿元。智慧水务市场也快速发展,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在此背景下,舜禹股份积极布局智慧水务领域,通过整合信息技术、运营技术和数据技术,构建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推动业务从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并逐步向智慧水利领域拓展。同时,公司大力发展供水和污水处理运维服务,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调研“一带一路”地区水务需求,采取自主拓展与合作开发并行的策略。
舜禹股份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2816万元,保持稳健增长。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包括物联网智能供水系统、分布式泵站群控平台、水务大数据分析系统等核心技术创新体系。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私有云算力系统集成了智能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成功应用于供水调度和环境仿真模拟等场景,其水务云平台具备千万级设备接入能力,显著提升了行业运营效率。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及软著363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含PTC专利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1项。105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15.26%,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公司在智慧水务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通过算法优化实现了区域用水负荷的动态调节,在多个城市应用中有效削减高峰流量、降低管网压力波动,并改善供水水质与节能降耗。此外,公司在污水处理模块化设备、智慧水务平台等方面也获得国家级认证。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更推动公司成功实现从传统水务服务商向“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为行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舜禹股份以“为中国城镇供水智慧低碳赋能、助力美丽中国水环境系统治理”为战略方向,始终坚持“研发创新、业绩质量、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通过高研发投入和核心技术体系的打造,推动行业技术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公司凭借智慧水务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综合服务能力,稳步拓展业务渠道,逐步做强做大,为行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