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电力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家企业实现盈利,并公布了可观的分红方案。然而,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传统煤电机组的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部分企业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为应对这一挑战,发电企业纷纷加快资产整合,加码新能源投资,并通过火电灵活性改造提升综合效益。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电力行业的最新动态。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2024年,五大发电集团主要上市平台均实现盈利。其中,中国电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8%,成为营收增长最快的企业;华能国际营业收入达到2455.51亿元,是唯一一家营收突破2000亿元的企业;大唐发电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9.7%,增速位居前列。地方重点电力企业同样表现不俗,内蒙华电、皖能电力和浙能电力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25亿元、20.64亿元和77.53亿元。
在盈利普遍向好的背景下,多家企业公布了可观的分红方案。国电电力2024年度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5.6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6.28%;上海电力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预计分配利润7.89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8.55%;内蒙华电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现金分红总额达14.36亿元,并承诺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70%。
尽管行业整体盈利,但新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煤电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以五大发电集团为例,除中国电力外,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和国电电力营业收入同比均出现小幅下降,大唐电力营业收入仅微涨0.78%。地方电力企业如浙能电力,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3%。
为应对这一挑战,发电企业纷纷加码新能源投资,尤其是风电领域。内蒙华电近期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北方上都正蓝旗新能源公司60%股权和北方多伦新能源公司75.51%股权,进一步扩大清洁能源装机规模。上海电力则明确未来将以风电为重点,加快“8+N”百万千瓦新能源大基地建设。
在新能源投资之外,发电企业还通过资产整合优化业务布局。国家电投集团旗下远达环保近期披露资产购买草案,交易完成后将新增水力发电及流域水电站新能源一体化综合开发运营业务。华电国际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8家标的股权,交易总对价约71.67亿元,进一步巩固其在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的市场份额。
为增强经营韧性,发电企业还加快了火电灵活性改造。永泰能源2025年一季报显示,其燃煤机组通过深调能力提升,获得电网辅助调频服务收入937万元;燃气机组积极参与电网辅助服务,获得调峰服务收入703万元。此外,部分企业通过完成大规模火电灵活性改造,成功获得新能源项目指标。
2024年,电力行业在盈利稳健的同时,也面临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通过加码新能源投资、加速资产整合以及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发电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行业变革,提升综合效益。未来,随着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电力行业有望在转型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