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新能源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

新能源领域迎来重大突破:海上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

2025-04-29 21:48:2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海上光伏领域,中国再次迈出重要一步。近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福建实现全容量并网。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海上光伏技术的成熟,也为未来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一、高风速海域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全年风速较大,最大风速超过48米/秒。这是我国首个在如此高风速海域建设的海上光伏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项目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多桩+斜撑”整体支架结构和抗台风型基础设计,结合高适应性施工装备,成功解决了强风浪冲击和潮汐带安装的技术难题。这一创新为同类海域的光伏开发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和经验。

  二、清洁能源与生态效益双赢

  东山杏陈项目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0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此外,项目计划将海域空间划分为上层光伏发电区与下层渔业养殖区,进一步拓展海域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这一项目的成功并网不仅为福建省的绿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海上光伏项目有望在更多沿海地区推广,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三、海上光伏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之一。当前,海上光伏正处于由试点示范逐步迈向商业化运营的关键阶段。通过利用海洋空间,海上光伏有效缓解了陆上光伏面临的用地紧张问题,同时靠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减少了远距离输电损耗,提升了能源消纳效率。

  根据相关规划,海上光伏的大规模装机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加速推进,并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到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总装机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市场规模达2400亿元。这一阶段将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迭代,推动成本下降至4000元/千瓦以下,显著提升经济性。

  四、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与传统陆上光伏项目相比,海上光伏的成本结构有所不同。在海上光伏项目中,光伏支架及装机工程的成本占比始终是最高的。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规模化生产的推进,海上光伏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例如,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采用了大型海上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施工技术,并首次应用了66千伏海缆+陆缆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技术。这些技术创新为海上光伏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未来展望与全球影响

  到2030年,中国沿海九省二市将形成多个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并通过“风光储氢一体化”模式提升综合效益。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上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500吉瓦,中国将占据重要份额。

  海上光伏的大规模装机将在2027年前后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在2030年形成成熟的产业生态。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是核心驱动力,而解决生态协调与深海技术难题将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球范围内,海上光伏有望在2030年后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的成功并网,标志着中国在海上光伏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成果,也为未来海上光伏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海上光伏有望在2030年前后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新能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