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星源材质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持续深耕,同时积极拓展半导体材料业务,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5.41亿元,同比增长17.52%,隔膜销量同比增长57.64%。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达8.89亿元,同比增长24.4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00亿元,同比增长52.91%。这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公司在客户拓展、产能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持续发力,以及对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积极探索。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星源材质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已深耕20余年,凭借丰富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成为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储能、数码等领域的核心供应商。2024年,公司隔膜销量大幅增长57.64%,得益于其在客户拓展和产能布局上的持续投入。公司与多家头部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包括与三星SDI签订的战略备忘录以及与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的定点协议,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关系。
在产能布局方面,星源材质积极推进南通基地、佛山基地和欧洲基地的建设,为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产能基础。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出了新型交联复合膜、高安全性聚酰亚胺涂覆隔膜、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等新产品,这些产品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快浸润等特点,满足了电池行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迫切需求。以固态电解质隔膜为例,公司早在2021年就开发出相关产品,目前已进入多家客户认证或测试阶段,并实现小批量供货。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吸引了众多企业涌入,产能迅速扩张,阶段性供给过剩矛盾突出。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价来获取更多订单。然而,星源材质通过技术创新和产线升级,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公司湿法隔膜设备已迭代至第五代超级湿法线,干法隔膜产线迭代至第六代产线,在品质、效率、智能化、低碳化等指标方面均刷新行业标准。
在“反内卷”背景下,行业开始呼吁通过协同自律推动高质量发展。年初以来,已有干法隔膜厂商上调隔膜出厂价格,涨幅超过20%。这一趋势有望推动隔膜产品分级,高端化、差异化产品占比提升,从而进一步支撑隔膜产品价格体系的修复,增强相关企业盈利能力。
基于自身发展需求,星源材质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将目光瞄向了半导体材料领域。半导体材料是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石,当前以日美欧企业为主导。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市场迎来复苏,规模同比增长19%至6280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30年有望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持续凸显。
今年1月,星源材质与一家国际领先的半导体材料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协同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生态建设。同月,公司通过子公司在新加坡二级市场购买了一家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的股份,持股比例超过1%。截至4月22日,公司已增持该企业股份至3.16%。这家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部件及材料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旗下拥有多家优质半导体公司。借助其品牌优势和渠道资源,星源材质有望加速半导体业务的落地和推广,提高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星源材质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稳健增长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积极探索,展现了公司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战略布局。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筑牢了技术壁垒,同时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未来,随着新业务、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客户的持续落地,以及新产能的逐渐释放,星源材质的整体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成为新能源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双轮驱动者。
更多半导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半导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