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其头、甲、骨、肉、卵和胆等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甲鱼养殖逐渐成为重要的产业领域。安徽省的甲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2024》数据,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甲鱼年产量达57108吨,占全国甲鱼产量的 11.48%。与2022年相比,产量保持增长态势。全国2020 - 2023年甲鱼产量分别为332616 吨、364878 吨、373709 吨、497536 吨,安徽省对应年份产量为39751吨、42618吨、48329吨、57108吨 。近些年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大力推广,增加了甲鱼养殖空间,推动了产量逐年上升。像安徽蚌埠开展绿色池塘标准化改造,累计改造面积超133公顷,示范推广稻 - 甲鱼种养生态养殖模式,推广面积达20公顷,实现了稳粮增效。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甲鱼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3年,安徽省甲鱼产值约 18 亿元,其中蚌埠市约占三分之一。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年生产甲鱼生鲜产品约 6500吨,产值约2亿元;预制菜年加工量200吨,产值4000万元,加工业总产值约2.4亿元。对比年产量相近的鳜鱼,2023年安徽省鳜鱼产量达5.2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2%,省内现有臭鳜鱼加工企业120余家,年加工量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近100亿元。这表明安徽省甲鱼产业在产值和加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安徽省甲鱼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华鳖和黄河甲鱼等品系。本地选育的甲鱼新品种长淮 1 号中华鳖通过国家水产新品种审定。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1 月龄的长淮 1 号中华鳖体重比未经选育的黄河水系中华鳖养殖群体提高 15.22%,21 月龄体重提高 13.40%。该品种适宜在水温 20 - 35℃的人工可控淡水水体中养殖,已在安徽、江苏等多地开展中试推广,这体现了安徽省在甲鱼遗传改良、繁殖技术等方面的进步。
2023年,安徽省稚甲鱼繁殖量为10282万只,同比增长12.59%,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稚甲鱼繁殖量的 13.06%。繁殖区域集中在蚌埠、芜湖等地,繁殖品种以黄河水系中华鳖为主。目前,安徽省的甲鱼苗种生产不仅能满足本区域市场需求,还对推动产业升级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安徽省甲鱼主要养殖模式有温室与池塘配套的二段养殖、池塘养殖(包括池塘泥底养殖和水泥塘精养)以及生态混养模式(虾 - 甲鱼混养、稻田养甲鱼和鱼 - 甲鱼混养)。近年来,稻 - 甲鱼综合种养模式得到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利用稻田低水位自然优良环境,实行低密度放养。甲鱼食性杂,能摄取稻田中的害虫、底栖动物和杂草等,其残饵及排泄物可作为水稻肥料,同时水稻湿地环境有利于甲鱼隐蔽和生长。部分地区还推广了稻 - 甲鱼共作 “三段式” 接力养殖,经济效益较好,商品甲鱼品质接近野生甲鱼。
虽然安徽省甲鱼产业有一定发展成果,但产业规模方面仍存在问题。甲鱼产业各环节暂处于各自为营状态,养殖区域分散,产业化经营不足,部分产业化经营处于低水平,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甲鱼产业加工增值链条较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数量不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加工企业在数量、规模、精深加工技术和工艺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甲鱼综合利用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安徽省甲鱼知名品牌较少,部分高品质甲鱼产品在市场行情低迷时,品质优势难以体现在价格上,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甲鱼作为滋补佳品,消费需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缺乏产品宣传推广,部分年轻消费者对甲鱼的营养价值缺乏认识,而且甲鱼挑选、宰杀和烹饪难度较高,导致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协会等社团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定期举办信息交流会和大型展览活动,搭建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及产品推广宣传的平台。联合各方力量,加强产业整合,改变甲鱼粗放、分散和小规模的养殖模式,提高组织化水平。鼓励甲鱼企业投资精深加工生产线,研发甲鱼预制菜等新品,提取有效成分研发营养保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甲鱼品质,走品牌化发展道路,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创建认证商标。积极开展名品甲鱼推介活动,加强与餐饮协会合作,举办烹饪大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交流合作。加快本土甲鱼良种选育,建立育种攻关平台,引进人才,培育适宜本地养殖的高效优质品种。立足实际,合理布局稻 - 甲鱼综合种养,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创新利益联结模式,调动农民积极性。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甲鱼质量追溯体系,利用物联网、GIS 定位和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对养殖、加工和销售全过程进行精细化溯源管理,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安徽省甲鱼产业在产量、品种创新、苗种生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产业规模、产业链条、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通过采取发挥社团作用、延伸产业链、加强品牌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合理布局种养模式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有望推动安徽省甲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其在全国甲鱼市场的竞争力。
更多甲鱼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甲鱼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