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人脸识别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2025年,人脸识别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据相关数据显示,仅人脸识别门禁产品市场就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然而,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诸多质量安全隐患,亟待各方关注与解决。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人脸识别门禁作为一种先进的门禁控制产品,既能脱机工作,也能联网运行,还具备考勤、智能测温、活体检测、远程开门等多种实用功能。其核心组成部分为摄像头模块与人脸识别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人脸图像,借助先进的识别算法分析人脸关键特征点,进而实现各种操作指令。目前,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楼、地铁站、校园、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在出入口访问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人脸识别门禁企业数量众多且仍在不断增加,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产品购买渠道丰富,涵盖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但价格差异较大,产品质量与性能参差不齐。从地域分布来看,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浙江省,江苏、北京、湖南、上海以及安徽等地也有零散分布。
在质量安全层面,虽然目前已有 GB/T 36480 - 2018《信息技术 紧缩嵌入式摄像头通用规范》、GA/T 1093 - 201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GA/T 1212 - 2014《安防人脸识别应用 防假体攻击测试方法》等相关国家推荐性标准,但人脸识别门禁产品不在 CCC 认证范围内,其拍摄、识别和防攻击能力缺乏强制性检测与评价,致使市场乱象丛生,产品质量和售后难以保障。
为深入了解人脸识别门禁产品质量状况,相关人员设计了科学的监测方法和判定依据。依据 GB/T 36480 - 2018、GA/T 1093 - 2013、GA/T 1212 - 2014 等标准,确定了视觉分辨率、几何失真、空间感应灵敏度、人脸采集、协作输入、人脸注册失败率、人脸识别准确率、人脸识别平均响应时间、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等监测项目。
此次共采集 20 批次样品,每批次 1 个样品,高、中、低价格产品分布比例为 2:4:4。样品主要来源于知名电商平台以及实体店和生产领域,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依据设定的监测项目和评定依据对 20 批次样品进行监测后发现,不同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格情况。视觉分辨率方面,1 批次样品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率为 5%,表现为门禁摄像头简陋,照片模糊,易造成识别错误;几何失真方面,同样有 1 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 5%,人脸变形影响识别;空间感应灵敏度方面,3 批次样品不符合要求,不合格率 15%,系统反应迟缓或无反应。
人脸采集、协作输入、人脸识别准确率分别有 2 批次、1 批次、2 批次样品不符合标准,不合格率依次为 10%、5%、10% 。人脸注册失败率方面问题较为突出,7 批次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 35%,用户照片上传困难。在防假体攻击能力上,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的不合格率分别为 25%、20%、95%,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参考 GB/T 22760 - 2020《消费品安全风险评估导则》的风险评价原则,对监测项目风险等级评估后发现,视觉分辨率、几何失真、空间感应灵敏度、人脸采集、协作输入、人脸注册失败率、人脸识别准确率属于低风险;人脸识别平均响应时间为可容许风险;防人脸照片攻击失败率、防人脸视频攻击失败率、防仿真人脸面具攻击失败率属于中等风险。整体来看,产品普遍存在风险,注册失败率高和防假体攻击能力差的问题尤为严重。
企业应严格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把控产品质量,避免使用廉价材料或偷工减料。针对视觉分辨率、几何失真、空间响应灵敏等风险点,可选用高分辨率和低失真的摄像头,并提升算法等级;人脸采集、协作输入方面,完善采集和识别算法,升级硬件;人脸注册失败率、人脸识别准确率、防假体攻击相关风险点,完善算法、合理设置识别阈值并提高产品环境适应度。
相关质控单位要完善产品标准,对生产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提升企业对产品安全风险的重视程度,从源头提升产品安全和质量,例如优化识别算法和防假体攻击算法、选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和传感器、限制用户不当设置、增加使用指导等。政府可通过 “优品认证” 引导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同时相关单位应发布消费警示,帮助消费者选择优质产品。
消费者购买人脸识别门禁产品时,应选择大平台的大品牌产品,优先考虑摄像头多、像素高的款式。若需安装多个门禁,尽量选择同一品牌以便管理。此外,不要随意更改产品参数,若要重设,需咨询商家,同时关注产品抽检情况和消费提醒。
2025年,人脸识别门禁产品在市场上广泛应用,但质量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对产品现状、试验结果的分析可知,其存在诸如注册失败率高、防假体攻击能力差等问题,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推动人脸识别门禁行业健康发展,企业需改进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质控单位要完善标准并加强监管,消费者也应提高辨别能力,谨慎选择产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人脸识别技术在门禁领域安全、可靠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与保障。
更多人脸识别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脸识别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