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9日,一场聚焦智能产业发展的盛会——中国(郑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00余位行业领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启未来融合共生"主题展开深度探讨。这场大会不仅发布了多项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方案,更通过百亿级签约项目展现了郑州航空港加速构建智能产业生态的决心,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会上正式发布的《郑州航空港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该计划以企业雁阵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场景拓展等五大专项行动为核心抓手,系统性推进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通过强化产学研协同和核心技术攻关,郑州航空港将着力构建覆盖研发到应用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针对产业发展需求,郑州航空港推出极具竞争力的支持政策:对新引入或区内企业再投资的机器人项目,若固定资产投资额超5000万元,将按实际投入的10%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可达2000万元。这一政策组合拳直接降低了企业落地成本,加速了技术转化效率,为产业聚集提供了坚实保障。
大会现场完成的1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突破百亿规模,涵盖工程机器人、重载机器人及人形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填补了郑州在高端装备领域的空白,更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的发布,将技术延伸至政务、医疗、教育等近30个民生场景,凸显出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从创新高地建设到支撑平台搭建,郑州航空港正通过政策、资本、人才等多重资源联动,构建更具韧性的智能产业生态圈。此次发布的应用场景清单不仅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潜力,更向外界释放出"以场景驱动创新"的战略信号,为后续技术研发与市场验证提供了试验田。
总结来看,本次大会标志着郑州航空港在智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迈入全新发展阶段。通过顶层设计引领、政策红利释放及重大项目牵引,该区域正加速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闭环生态。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场景落地,郑州有望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智能产业集聚区,为全国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航空港模式"。
更多航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航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