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尽管整体销量继续保持同比增长33.9%至90.5万辆,但多数车企面临环比下滑的挑战。与此同时,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突破51.5%,自主品牌与新势力品牌加速抢占市场份额,而特斯拉中国却遭遇销量断崖式下跌,行业竞争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4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市场实现90.5万辆的销量规模,同比增长33.9%。不过在环比数据上出现8.7%的下降,显示出需求端波动加剧。前四个月累计销量已达332.4万辆,同比增幅维持在35.7%,印证了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趋势不可逆转。
国内新能源车零售份额中,自主品牌以73%的占比继续领跑,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势力品牌表现尤为突出,19.4%的市场份额同比增加3.6个百分点。小鹏汽车凭借3.1万辆销量实现274%的同比增长,小米汽车则以2.9万辆重返前十榜单,两家企业的亮眼表现为新势力阵营注入强心剂。
作为曾经的市场标杆,特斯拉中国4月仅售出2.9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6%,环比暴跌超六成。与3月份交付7.4万辆的高光表现形成鲜明对比,其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7%降至3.2%。这一数据变化凸显本土品牌在技术、产品矩阵及成本控制上的全面突破。
本月零售销量前十强出现显著变动:比亚迪以26.9万辆稳居榜首,但环比下滑7.4%;吉利汽车凭借银河品牌的持续发力,实现11.9万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41.7%,排名跃升至第二位。小米汽车以305%的同比增幅挤占前十席位,而广汽埃安则意外跌出榜单。值得注意的是,除特斯拉外其余九家企业均保持正增长态势。
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矩阵升级巩固优势,如比亚迪推出汉L和唐L两款新车强化竞争力;吉利星愿A0级纯电车型持续释放销量潜力。反观传统国际品牌,在本土化速度和技术适配度上逐渐失去先发优势。随着更多车企进入智能化、高端化竞争新阶段,市场淘汰赛已全面开启。
总结来看,4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数据波动折射出产业转型的深层逻辑:技术迭代加速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自主品牌在产业链把控和成本优化方面展现更强韧性。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聚焦于核心技术突破与用户生态构建,行业格局重塑仍在持续深化过程中。
更多新能源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能源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