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省近日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政策创新为引擎,推动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该文件涵盖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拓展、关键技术突破、装备制造升级及金融支撑五大领域,提出16项具体举措,计划通过三年周期培育千亿级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白银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政策明确将通用机场建设作为发展基石,对新建或改扩建A类通用机场项目给予省级财政性资金支持。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估算投资的10%提供一次性补助,此举旨在加速构建全省低空飞行网络体系,为通航运营、应急救援等场景奠定硬件基础。
通过场景应用牵引技术转化,《措施》提出对市(州)级低空经济示范项目给予省级财政配套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配送、农林作业、城市巡查等应用场景可获得最高60%运营补助,形成"空中+地面"协同发展的示范效应。此举将推动无人机巡检电网、植保飞行等服务模式在更多领域落地。
聚焦整机装备研发创新,《措施》设立专项支持高原型通用飞机、载人eVTOL飞行器及丘陵山区农业低空装备攻关。对符合要求的研发项目按实际投入30%给予补贴,单个项目最高奖励2000万元。重点针对动力系统、反制技术等"卡脖子"环节突破,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为增强本地配套水平,政策鼓励链主企业优先使用省内供应商,并对首台(套)低空装备实施专项激励。经认定的创新产品可享受销售合同金额5%的奖励,单个产品最高达1000万元。通过"整机+零部件"协同发展模式,加速形成覆盖研发、生产到服务的价值闭环。
依托省级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四川将新设低空经济子基金,重点支持重大项目孵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该基金以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为通航制造、无人机系统开发等提供长期稳定资金保障,预计带动千亿级市场投资。
此次政策组合拳通过"基建先行+场景驱动+技术攻坚+金融护航"的立体布局,构建起低空经济发展的全要素支持体系。从通用机场网络建设到核心装备研发突破,从示范场景应用推广到产业链生态培育,四川正以系统性创新推动空域资源高效利用,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探索可复制路径。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预计到2026年将形成涵盖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创新策源地。
更多白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白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